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例1,男44岁,时有咳嗽及痰中带血丝5月,加重半月入院,查一般情况好,胸部未见明显异常,x片见左下肺中部近心缘处有一3.5cm×4.0cm球形阴影,中央部份似有液化现象,边界清楚,周围无“卫星病灶”。术前诊断左侧肺癌,开胸探查术中见肺门  相似文献   
2.
报道5例喉癌施全喉切除术,应用颈前双蒂皮瓣和舌体肌粘膜瓣重建会厌,患者术后恢复了良好的呼吸、发音及吞咽功能。其优点:①就近取材,方便适用。②均为双蒂,血运丰富,抗感染,利再生。③形态和位置与正常会厌相似。并对手术方法和适应等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女,23岁。因左耳间断性流脓14年,于1996—06—06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入院。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流脓,为白色.较粘稠、曾多次按“中耳炎”治疗,无明显好转,且听力逐渐下降。检查:左耳鼓膜有白色脓液渗出,擦净脓液后见鼓膜后下象限有一约1.5mm不规则裂口,可见鼓室内积液。电测听为中度传导性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恶性疾病化疗后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血液科化疗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住院患者25例给予EPO联合G—CSF治疗作为治疗组,另21例仅给予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经3周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白细胞明显上升,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全血细胞上升明显,可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和细胞生理学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37例,占74.05%;非造血系统疾病48例,占25.95%。结论全血细胞减少和细胞生理学密不可分。造血系统疾病占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绝大部分,全血细胞减少也可由一些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需引起重视,应结合临床和细胞生理学指标并综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508例老年人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血为老年人常见症状。我院1991~1992年内科收治1760例老年患者中各种类型贫血508例.占28.86%,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8例中男330例,女178例,年龄60~89岁,平均67.8岁。根据张之南等提出的贫血(血红蛋白男性<110g/L、女性<100g/L)以及贫血程度划定标准,本组轻度贫血238例,中度190例.重度80例。贫血病因及程度:(1)造血系统54例中缺铁性贫血2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白血病7例,淋巴瘤6例;其中轻度贫血9例,中度26例,重度19例。(2)感染疾病131例中肺炎45例,肺结核16例.胸膜炎8例,支气管扩张症8例,慢支并感染41例,胆囊炎8例.败血症5例;其中轻度贫血89例,中度38例,重度4例。(3)肿瘤97例中食道癌8例,胃癌32例,肝癌9例,结肠癌4例,肺癌42例,肾癌2例;其中轻度贫血37例,中度45例,重度15例。(4)消化系统81例中溃疡病35例,胃炎28例,肝硬化15例,结肠憩室3例;其中轻度贫血9例,中度46例,重度26例。(5)代谢性疾病68例中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45例;其中轻度贫血57例,中度11例。(6)泌尿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患者分娩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间16例妊娠合并重症ITP的临床诊疗经验。结果16例患者中,自然分娩5例,剖腹产11例;未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结论重型ITP妊娠患者,在积极恰当治疗下仍可平安渡过分娩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液恶性疾病化疗后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血液科化疗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住院患者25例给予EPO联合G-CSF治疗作为治疗组,另21例仅给予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经3周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白细胞明显上升,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全血细胞上升明显,可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和细胞生理学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137例,占74.05%;非造血系统疾病48例,占25.95%.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和细胞生理学密不可分.造血系统疾病占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绝大部分,全血细胞减少也可由一些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需引起重视,应结合临床和细胞生理学指标并综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