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1.
目的比较CT、MRI影像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及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患者确诊病变关节194个。CT检查共检出病变关节146个,MRI共检出病变关节186个,CT检查灵敏度(146/194)低于MRI(173/194)(P<0.05);相比于CT,MRI在关节积液、痛风结节、滑膜增厚、骨质破坏、关节周围水肿的检出率都更高。结论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果良好,可对关节炎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观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损伤大白兔模型的构建及多层螺旋CT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文  刘佰弘  李鑫欣 《医学综述》2008,14(22):3503-3506
目的研究大白兔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模型的制作方法,结合病理学改变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分别以30、40、50Gy剂量行右肺2/3面积照射建立肺损伤模型,照射后第2、4、6、8周分别行MSCT检查并作pulmo曲线分析。结果动物模型可安全建立,MSCT能够清晰显示大白兔放射性肺损伤毛玻璃改变、斑片状及纤维索条影。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肺泡腔厚度增厚明显,尤以50Gy照射损伤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分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各时间点右肺密度显著高于左肺。结论大白兔右肺一次30、40、50Gy照射可以制作放射性肺损伤的急性模型,且50Gy照射损伤最为明显。MSCT可以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膝关节损伤的MRI特点,讨论其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骨折在创伤急诊中并不少见,尤多见于膝关节。但由于常规X线和CT检查对组织分辨率的局限性,常导致漏诊和误诊,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MRI在骨骼系统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医师在早期即可对隐匿性骨折作出准确诊断。笔者将我院2005-02/2007—12收集的3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宋修恩  张勇  李鑫欣 《中医正骨》2008,20(12):17-18
膝关节损伤,以往常规X线及CT检查始终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常规X线和CT只能发现较明显的骨折和关节脱位,难以观察到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软骨损伤及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而MRI能清晰的显示出韧带、半月板、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囊等解剖结构,对损伤能作出定性及定量的评价,并能在早期(尤其是在外伤急性期)发现X线片和CT不易观察的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判断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及其表现.方法本文选择出16例确诊为脊柱结核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检查,对其CT与MRI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脊柱结核的CT影像诊断表现为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破坏、椎管受累以及椎旁脓肿形成等;脊柱结核的MRI影像诊断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间盘信号的改变、椎旁脓肿形成、韧带下播散以及硬膜囊和脊髓受累等.脊柱结核CT与MRI进行比较,在显示早期病变方面MRI明显更加敏感,在确定病变范围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对于钙化灶以及死骨的显示方面CT明显更加清晰.结论脊柱结核的病变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对于脊柱结核早期的诊断以及确定病变的范围等方面,MRI明显更具优势,而在显示钙化灶以及死骨方面,CT的现实更加良好,将两种诊断方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更加有助于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以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文  刘佰弘  李鑫欣 《医学综述》2008,14(17):2666-2667
腰椎管狭窄症是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现就其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以及非手术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现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髂腰肌囊扩张15例的MRI表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2~57(平均38.9)岁,病程1、5个月~3a,平均1.5a。10例伴有髋关节病变,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7例,化脓性髋关节炎1例,退行性骨关节病1例。单纯性髂腰肌囊扩张5例,其中2例为外伤后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16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的资料,平片漏诊2例,更正骨折分型6例。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重建图像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分型以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吴中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均开展经阴道、经腹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分型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诊断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共检出7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1.25%;经腹部彩色多普勒共检出6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0.00%,在分型方面,共发现32例混合型、27例团块型以及21例胚囊型。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以及治疗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可以为治疗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