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多发性大动脉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 例经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MDCT 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 反应蛋白(CRP)。结果 按照Lupi-Herrea 分类法,Ⅰ型10 例,Ⅱ型9 例,Ⅲ型8 例,Ⅳ型5 例;共累及血管134 支,狭窄- 阻塞型112 支;扩张型8 支;混合型14 支。受累血管管壁最大厚度范围为1.3-8.6 mm(平均3.65±1.58),活动期管壁最大厚度约2.7-8.6 mm(平均5.24±1.59),明显大于非活动期1.3-6.0 mm (平均2.93±0.92)(P<0.05)。增强扫描活动期管壁强化8 例(80.0%),非活动期管壁轻度强化2 例(9.0%),非活动期管壁钙化 7 例(31.8%)。结论 MDCT 能准确判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分型、分期及病变范围,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共17个肾EAML病灶的CT、MRI特征(9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信号、强化模式等情况。结果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11例病灶突出肾轮廓外,位于髓质内者1例,位于皮质与髓质多发者1例;病灶直径8~154mm,平均(63.0±47.0)mm,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14个病灶边界清楚(显示楔征6个、皮质掀起征5个),3个边界不清;7例病灶富脂肪,6例乏脂肪。CT平扫病灶实质密度均稍高于肾皮质;增强扫描示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11例,髓质期强化减退9例,髓质期持续强化2例;5例显示黑星征。MRI平扫实质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1例显示黑星征。结论肾EAM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和超声心动图(USG)在诊断成人单纯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病变的218例成人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同时接受64层螺旋 CT、USG 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 CAG 为金标准,比较 MSCT 和 USG 诊断 CPF 的效能。结果:218例患者 CAG 发现冠状动脉异常血管网21例,诊断为 CPF 患者19例,未发现明确瘘口2例;MSCT 诊断为 CPF 患者20例,诊断为冠状动脉分支畸形患者1例;CPF 的 MSCT 影像征象包括:纡曲扩张血管网匍匐于肺动脉壁,瘘口表现为开窗征、射血征、烟雾征、飘带征、等密度征。以 CAG 为金标准,MSCT 诊断成人 CPF 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94.7%、99.0%、90.0%、99.5%。USG 诊断为 CPF 患者5例,漏诊14例,敏感度为26.3%,漏诊率为73.7%。所有患者未发现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USG 诊断成人 CPF 的漏诊率高,而 MSCT 重组技术对成人 CPF 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诊疗有较大指导意义,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绝对时相窄窗曝光降低心律不齐者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心律不齐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冠状动脉CT扫描。A组采用绝对时相窄窗曝光(250~450 ms),B组采用相对时相宽窗曝光(30%~75%),其他扫描参数相同,两组对比剂注射方案相同,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辐射剂量,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分别为(16.71±8.35) mGy、 (231.04±114.86) mGy ·cm、(3.23±1.60) mSv,均明显低于B组的(29.35±17.90) mGy、(398.27±238.40) mGy ·cm、(5.57±3.33)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6.32、-6.32, P<0.05)。A组中未出现重复扫描、出现1次、2次、3次重复扫描的例数分别为81、17、2和0,而B组分别为22、62、10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5)。结论 对于心律不齐者,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同时采用绝对时相ms扫描及重建,并且缩窄曝光时间窗,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CMR 4D Flow)技术探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前、术后升主动脉(AAo)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同期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照组与HOCM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均接受CMR检查(包括电影序列及4D Flow序列), 应用CMR 4D flow技术评估AAo术前、术后血流模式(涡流、螺旋流)、最大能量损失(ELmax)及平均能量损失(ELavg)变化情况, HOCM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同时探讨HOCM患者术后能量损失与实验室生物标志物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5例HOCM患者与15例健康志愿者。(1)血流模式方面, HOCM患者术前螺旋流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但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OCM患者术前、术后涡流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能量损失方面, HOCM患者术前AAo的EL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瘘形成的特点与原因。方法收集98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其中22例术后CT随访发现内瘘形成;在其余76例中随机抽取22例无内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对所有病例均采用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方法,立体显示内瘘情况,观察内瘘位置、支架形态、随访中的变化等,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共形成23个内瘘,其中Ⅰ型内瘘14例(Ⅰa、Ⅰb型各7例),Ⅱ型2例,Ⅲ型6例(Ⅲa型1例、Ⅲb型5例)。内瘘处于1环之内者占54.54%(12/22),2环之内者占27.27%(6/22),近心端10例,占45.45%(10/22)。所有患者的支架直径均与主动脉适合;内瘘处支架局部成角2例、支架断裂1例、支架整体扩张成形不良9例。较小的内瘘可自然愈合或随访过程中无变化(5/7,71.43%),1例假腔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无内瘘患者支架整体扩张成形不良发生率(2/22,9.09%)低于内瘘患者(9/22,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结论 CT能清晰显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瘘的形态特点,有利于改进技术,降低内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3头健康小型猪行3种方案交叉重复CT扫描,每组方案扫描6次,碘总量均为600 mgI/kg体质量,A组:碘浓度2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918 mgI/s;B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2.5 ml/s,IDR 925 mgI/s;C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1258 mgI/s。比较不同注射方案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对图像强化效果进行评分。结果 达峰时间腹主动脉C组小于B组,下腔静脉C组小于A和B组(P均<0.05),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和肝实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峰值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肝中静脉C组均大于A组和B组(P均<0.05),肝实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强化质量优于A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比剂IDR可影响猪腹部大血管强化峰值,碘总量一定时,肝实质强化模式不受对比剂碘浓度、注射流率及IDR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SCT评估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腹腔动脉(CA)的发生率及其特征。方法 选取接受腹部增强CT或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 114例,观察CA有无狭窄并分析其狭窄原因。对MAL压迫CA的患者,观察CA是否存在狭窄后扩张和侧支循环,测量CA最狭窄处血管腔直径、狭窄后远段正常血管腔直径、狭窄段长度、狭窄段起始与腹主动脉的距离及最狭窄处与腹主动脉的距离,并计算CA血管狭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4例(134/1 114,12.03%)为MAL压迫CA,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617,12.48%;57/497,11.47%;χ2=0.266,P=0.606),各年龄段CA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9,P=0.809),各年龄段男、女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L压迫CA患者的CA血管狭窄率为16.36%~95.74%,其中轻微狭窄占3.73%(5/134),轻度狭窄占42.54%(57/134),中度狭窄占38.06%(51/134),重度狭窄占15.67%(21/134)。39例(39/134,29.10%)伴狭窄后扩张;11例(11/134,8.21%)伴侧支循环,且CA血管狭窄率均>65%。2例(2/134,1.49%)有MAL压迫综合征。CA血管狭窄率与狭窄段长度呈正相关(r=0.45,P<0.01),与最狭窄处与腹主动脉的距离亦呈正相关(r=0.187,P=0.03),但与狭窄段起始与腹主动脉的距离无相关性(P>0.05)。结论 MAL压迫CA在各年龄段及性别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MSCT结合图像重建及三维重建可无创诊断MAL压迫C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心室壁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室容积及心室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纤维化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方法 搜集依据最新ARVD/C诊断指南确诊并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定量测量心室容积和功能,包括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心室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并分别计算左心室壁、右心室壁及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评估其纤维化严重程度.分析心肌纤维化指数与心脏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35例患者确诊为ARVD/C且行CMR检查,CMR评估ARVD/C患者的LVEF为(48.39±11.10)%,LVEDVI为(111.14±28.66) mL/m2;RVEF为(33.51±13.19)%,RVEDVI为(174.74±64.36) mL/m2.CMR评估左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为(19.7±28.4)%,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为(50.9±37.7)%,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为(26.8±28.9)%.左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与LVEF间呈负相关(r=-0.669,P<0.01),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与RVEF间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高(r=-0.874,P<0.01);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与LVEF、RVEF间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P <0.01)、-0.835(P <0.01).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与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P <0.01)、0.847(P <0.01).结论 CMR可以全面评价ARVD/C患者心肌组织特征变化及心脏功能改变;CMR显示的心室壁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病灶多位于十二指肠近段(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6例、水平部1例);6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肿块,4例表现为壁内肿块;最大径1.6~6.5 am,平均2.3 cm.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平均CT值为41HU;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3例;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增强检查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降低,均匀强化者6例,不均匀强化者4例,三期增强扫描平均CT值分别为95 HU、83 HU、65 HU.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例;胰腺受累1例;术后复发并侵犯血管1例.结论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三期动态增强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发现早期明显强化对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