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将 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腰痛组和腿痛组 ,前者采用骶管阻滞加严氏椎间隙阻滞法 ,后者采用骶管阻滞加腰大肌肌沟阻滞法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分值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其优良率分别为 88%和 84% .[结论 ]采用骶管阻滞加严氏椎间隙阻滞或腰大肌肌沟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中犬心肌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并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30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阻断主动脉60min及开放主动脉60min时,取心肌进行三磷酸腺苷(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和线粒体肿胀度(MSD)检测。于CPB前和开放主动脉30min及开放主动脉60min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杲:P组在阻断主动脉6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ATP、SOD、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而MDA和MSD均显著低于C组(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3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迅速(P〈0.01)。结论:PDTC可明显提高缺血心肌抗氧化能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诱导后(T2)、胆管内操作时(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心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在胆管内操作时心率及血压上升,与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痛ERCP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neuralgia,PHN),是皮疹治愈后疼痛残留在6个月以上时,以受累区剧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患病者疼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同时感觉和痛觉异常交替在一起,昼夜不能入睡。一般在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好发。从带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相同.我科2010年行2例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缓解满意;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种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迁延数日甚至数月不愈的称为顽固性呃逆。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治疗的 30例顽固性呃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180岁 ,平均 5 0 5岁 ;6 0岁以上 2 0例 ,占 6 6 7%。病程 7d6个月。本组患者伴发病有 :颅内出血、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食道糜烂等。1 2 治疗方法1 2 1 改良膈神经阻滞 (A组 ) 双侧膈神经 (间隔 30min)及周围扇形阻滞 ,药物 1%利多卡因 10ml,每日 1次。1 2 2 改良膈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 (B组 ) 膈神经阻滞同A组 ,同时选内关、中脘、足三里 ,注射液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对犬体外循环(CPB)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8和IL-1β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C组(n=6)和S组(n=6),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于CPB前静脉注射西维来司钠40 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及转机后不同时点采集静脉血,检测炎性因子的浓度;于阻断前后分别取心肌标本进行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于阻断前,开放30、60min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阻断60min后,2组NE、IL-8和IL-1β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阻断60min及开放主动脉后,S组中性粒细胞数、NE、IL-8和IL-1β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与C组比较,S组阻断60 min及开放主动脉60min时心肌组织匀浆MDA和MPO均显著降低(P<0.01),S组在开放主动脉30、60min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迅速(P<0.01)。结论 CPB中应用西维来司钠可明显减轻促炎性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银针组和口服药物组。前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后者单纯应用口服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2个月和4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银针组治疗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均小于口服药物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髌骨软化症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犬体外循环(CPB)中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25 mg/kg麻醉后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 30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阻断主动脉6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取心肌测定腺苷酸(ATP、ADP、AMP、TAN、EC)、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线粒体肿胀度(MSD).于CPB前、开放主动脉3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输出量(CO).结果 与CPB前比较,两组阻断升主动脉后ATP、TAN、EC含量及T-AOC均降低(P<0.01),MSD和MDA含量均升高;开放主动脉后C组ATP、TAN、EC含量及T-AOC均降低(P<0.01),MSD和MDA含量均升高(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60min时ATP、TAN、EC、MDA含量、T-AOC和M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阻断主动脉60 min时和开放主动脉后ATP、TAN、EC含量及T-AOC均显著高于C组(P<0.01).MSD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3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 min时HR、MAP和CO较C组恢复迅速(P<0.01).结论 CPB可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受损及恢复延迟,PDTC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线粒体的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冉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诱导后(T2)、胆管内操作时(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心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在胆管内操作时心率及血压上升,与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痛ERCP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