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2.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众  李卫评 《山东医药》2009,49(45):108-109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CS)是治疗哮喘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哮喘、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同时还可以改善肺功能。众多临床研究显示,低剂量吸入性CS给药治疗哮喘安全、有效,而且通过对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现将持续性哮喘患儿吸入性CS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36例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0年~2005年2月共收治各类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36例,均对其进行了肺功能检查,本文对这些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8~42岁。均接触过刺激性气体,大多有临床症状(如咳嗽、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经过治疗后大多症状缓解,肺功能亦有明显改变。这些患者中氨气中毒12例,氯气中毒8例,硫化氢中毒3例,混合气体中毒7例,其他刺激性气体(包括氟化氢、氮氧化物等)中毒6例。  相似文献   
4.
1999年至 2 0 0 0年我院康复科收治了 2 0例功能性疾病患者 ,采用心理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2 0例中男 8例 ,女 12例 ,<14岁 1例 ,15~ 19岁2例 ,2 0~ 4 9岁 17例。病程 5d~ 1年。2 0例中四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在儿童期发病率较高。我院于 1996年 6月~2 0 0 1年 12月间 ,对 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病情稳定、但脑电图表现仍异常者 ,进行了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2 6例 ,女 12例 ;其中 3~ 10岁2 3例占 6 0 .5 % ,11~ 15岁 11例占 2 9.0 % ,16~ 2 2岁 4例占10 .5 %。临床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14例 ;精神差、反应迟钝、嗜睡 16例 ;无症状 8例。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l%)表现为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77;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7.
凯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普勒超声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凯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观察价值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97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用凯时治疗的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液动力学、血管内径及频谱宽度的观察,并与正常组进行了对照。结果:97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经凯时治疗后,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的血管内径增宽,血流量增加,频谱宽度变窄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可动态、实时、准确地对病变血管作出诊断,对其预后和护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肌梗塞心电图中最大倒置T波(maximal negative T wave,Ntmax)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MI)12h以内就诊的104例患者为对象。根据Ntmax深度分为3组:(1)深倒置T波(DNT)组:Ntmax≥10mm;(2)中度倒置T波(INT)组:4mm≤Ntmax<10mm;(3)浅倒置T波(SNT)组:Ntmax<4mm,根据超声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最大值(Ckmax)来判断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分析Ntmax与心肌梗塞面积。左室功能状况的关系。结果:Ntmax在发病后4~103(47.1±20.2)h内,与Ckmax呈逆相关(r=0.415,P<0.005),与左室射血分数(r=0.562,P<0.004)呈正相关。DNT组与其他两组比较,V1~V4导联降低的R波恢复较快,抬高的ST段恢复较早,T波倒置出现较早。结论:Ntmax可作为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严重程度的一种有用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哮喘患者的诱导痰检查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