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较常见,发病率为4%~7%,其中50%~70%无临床症状,当HCH较大或靠近肝表面时,可因张力高而出现胀痛等症状,甚至破裂出血[1].近年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Lipiodol emulsion,PLE)经动脉栓塞(TAE)治疗HCH已成为首选的疗法[2-4],笔者于2001~2006年用该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17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 患者,女,65岁.以突发性腰部疼痛伴心慌、乏力、面色苍白3h入院.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为91 g/l.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发现耻骨联合处肿块6年余.专科检查:耻骨联合处有一5.0 cm×5.5 cm肿块,肤色正常,肿块位置较固定,按压不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于10d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面颊总肿胀.无疼痛不适,左侧鼻腔通气尚可,遂在当地医院行牙齿全景拍片检查,提示:上颌骨囊肿可能,今入我院。体格检查可,专科检查:左上颌骨前区可触及直径约为3.0cm~2.5cm大小之圆形囊性肿物,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表面光滑.左侧硬腭饱满、膨隆,双侧鼻腔通气可.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女,22岁。左上腹疼痛3 d,2 a前以胃痛在外院治疗,疗效不佳,近2 a左上腹呈持续性隐痛,3 d前左上腹疼痛加剧而来我院治疗。查体:BP 112/66 mm Hg,R 25次/min,T 38.5℃;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B超检查:胰尾部实质性占位CT表现:平扫见胰腺体尾部有一7.0 cm×7.2 cm×6.1 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内部密度不均,边缘较清晰,左肾前部略受压;增强后:胰腺体尾部占位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呈持续性,强化幅度约为30 HU,肿瘤内血管较丰富;肿瘤周围肠管结构正常,肝脏密度均匀,腹膜后结构清晰。CT诊断:胰腺体尾部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低…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13岁。出生后5年间常有内裤潮湿。近8年来反复间断性腹部隐痛,加重1周。B超诊断为囊性畸胎瘤。体检:腹部平软,右侧腹部(肝下至脐旁)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右肾区未及肿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松果体囊肿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松果体囊肿的MRI表现。结果松果体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占位,平均前后径11.4mm、上下径8.2mm、横径8.7mm;23例有完整囊壁,5例囊壁不完整。囊内容物信号均质,21例与脑脊液信号一致,7例T1WI信号较脑脊液略高,6例T2WI信号较脑脊液更高。22例囊壁呈环形强化。两例伴有侧脑室脑积水。结论根据特殊部位的信号和形态特点,低场MRI能准确作出松果体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渔民海上作业所致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87例海上作业环境下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0.35T永磁开放式MRI检查。结果骨折47例,骨挫伤27例,半月板损伤69例,韧带损伤41例,关节软骨骨折11例,关节积液87例。结论低场MRI能全面评估膝关节骨、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的损伤,从而减少患者误诊及漏诊率,早期诊断及治疗,降低膝关节致残率,最大限度地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CT表现,为骨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患者52例,全部行CT平扫,部分CT增强扫描。分析其各种类型的CT表现和不同术式的选择及术中所见。结果:大多数病例术中所见与CT表现相一致。CT诊断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原因有:椎间盘的病理性膨突、侧方椎间盘突出、上关节突增生肥大、椎体后外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等。结论:选择合理的CT扫描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和特异性。正确的CT诊断有助于术式选择和术中处理,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阑尾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75例临床拟诊为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小肠积液、小肠壁增厚、大网膜移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各型阑尾炎的关系,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检出各型阑尾炎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69例(69/75),误诊2例,漏诊4例。声像图特征为阑尾增粗,直径≥6mm,阑尾壁厚度≥2mm,黏膜毛糙、回声中断或消失,阑尾腔内积液。其中超声检出单纯性阑尾炎27例(27/30):超声显示阑尾轻度肿大,病理见阑尾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黏膜部分脱落有浅表溃疡;化脓性阑尾炎22例(22/23):超声显示阑尾肿大明显,病理见阑尾炎症水肿较重,黏膜溃疡扩大,阑尾腔内积脓,阑尾周围炎性渗出物增多;坏疽性阑尾炎10例(10/12)及阑尾周围脓肿10例(10/10):超声显示阑尾形态消失,轮廓、壁层次不清,出现阑尾黏膜溃烂,腔内积脓积血,组织部分或全部坏死及阑尾穿孔等病理表现。结论 各型阑尾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