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抑制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MR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MR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脊柱MR检查,检查序列为T2WI抑脂序列和造影剂增强T1WI抑脂序列,观察显示情况。结果:T2WI抑脂序列能观察到椎体及附件的水肿,造影剂增强T1WI抑脂序列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颅内静脉窦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影响静脉窦的病变共35例,包括脑膜瘤19例,转移瘤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2例,均行MRV检查。结果 21例颅内肿瘤中,MRV显示11例静脉窦受压移位,6例静脉窦狭窄,4例静脉窦闭塞,MRV与手术结果符合率约90.5%。静脉窦血栓形成时MRV表现为静脉窦显影中断、狭窄和引流静脉的扩张,比常规MRI多检测出4处病变。MRV能显示硬膜外血肿造成的静脉窦狭窄、移位。结论 MRV能较好显示静脉窦异常,对指导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的X线与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腕关节X线片和MRI,SE序列T1WI和T2WI及T2W1抑脂像和增强MR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X线平片示20例患者均有腕关节软组织肿胀,12例骨质稀疏,2例骨囊状破坏,2例关节间隙稍窄,4例骨质无异常改变;MRI示20例均可见不同程度范围的滑膜炎及韧带、肌腱损伤、血管翳,骨质侵蚀16例,骨髓水肿13例。结论 MRI在提供病变炎性过程,如肌腱滑膜炎、关节积液、骨髓水肿、骨质侵蚀等的变化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早期和活动期病变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 MR成像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炎病变的优势.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 55例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 MRI资料,扫描序列为 SE-T1WI、 TSE-T2WI、 FFE-T2WI、 SPIR,观察各序列对病变的显示情况,计算病变的显示率.结果 FFE-T2WI 序列显示关节软骨及骨质硬化最佳; SPIR序列对关节旁水肿最有优势;而对于骨关节面的侵蚀, SE-T1WI、 TSE-T2WI、 FFE-T2WI序列均可有较为满意的显示.  相似文献   
5.
老年小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小脑出血的病残率、病死率较高,是老年人常见病,本科根据小脑出血的症状与体征及老年人的颅脑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磁共振图像上几种特殊的装备伪影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探讨消除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图像上的伪影,影响了其潜力的发挥。本文分析磁共振图像上几种特殊的装备伪影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探讨消除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创英  吴林发  徐巧玉 《现代护理》2006,12(26):2510-2511
老年小脑出血的病残率、病死率较高,是老年人常见病,本科根据小脑出血的症状与体征及老年人的颅脑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急性起病,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为小脑出血。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2岁。病程最短1 h,最长2 d,平均2 h。有高血压病史31例(77.5%),糖尿病9例(22.5%),冠心病2例(5%)。1.2症状和体征呕吐20例(30%),头痛19例(47.5%),眩晕21例(52.5%),语言障碍15例(37.5%),瞳孔变小9例(22.5%),肢体瘫痪7例(17.5%),呛咳13例(32.5%),意识障碍1例…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图像上几种特殊装备伪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磁共振图像上几种特殊的装备伪影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探讨消除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高压注射器作体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43例患者进行对比CE-MRA,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对比剂,先询问药物及对比剂过敏史。正确设置流速,流量及注射时间,做好血管的选择,防止药液渗漏。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患者出现药液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和护理是CE-MRA检查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