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监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变异时域、频域指标,评价其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心电监测系统,分别对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42例健康儿童进行HRV时域、频域指标检测,对两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心率总体标准差(SDNN)、心率差值均方的平均根(RMSSD)均降低,频域指标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降低,而LF/HF增高。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主,HRV指标可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提示重新调整自主神经平衡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变异时域、频域指标,评价其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心电监测系统,分别对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42例健康儿童进行HRV时域、频域指标检测,对两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心率总体标准差(SDNN)、心率差值均方的平均根(RMSSD)均降低,频域指标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降低,而LF/HF增高。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主,HRV指标可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提示重新调整自主神经平衡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正常中、晚孕胎儿的二、三尖瓣瓣环位移差(APSED)胎儿心功能。方法抽取80例孕妇超声胎儿心动图检查的,按照中、晚孕周分为两组各40例,对比二、三尖瓣环位移值及左、右心室每搏量相关数据。结果晚孕组胎儿二、三尖瓣环位移值、频谱多普勒测量值、左、右心室每搏量及射血分数测量值均明显高于中孕组,差异显著,P 0. 05。结论通过APSED评价胎儿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研究效果,且随着孕周的不断增长,APSED也出现增加,能够及时反映胎儿左右心室的纵向运动差异,及时对胎儿的心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45岁。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约4h"拟诊为"急性脑血管病",于2017年12月23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查体:神志清楚,言语含糊,颈无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此次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考虑右侧颞叶浅层脑梗死;左侧侧脑室后角下方陈旧性脑梗灶。辅助检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在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结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结论,对42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CT)发作时的食管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诊断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评价食管电生理在诊断WCT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体表心电图诊断结果相比较,食管心电图对WCT的诊断准确度更高,而误诊率、漏诊率更低。结论应用食管电生理能显著提高对W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