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气喘、咳嗽30余年,加重5天于2006年12月10日入院。查体:T36.8℃,P122次/分,R30次/分。桶状胸,双肺语颤轻度减弱,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散在哮呜音,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浊音界不大,律齐,心率122次/分。心各瓣区未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余未见异常。入院查胸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左侧肋隔角胸膜粘连、左侧下壁胸膜增厚,阻塞性肺气肿。诊断考虑(1)慢性支气管炎(2)阻塞性肺气肿(3)陈旧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藏族。因反复咳嗽12余年,加重伴阵发性心累、气紧2年,低热10余天于2007年12月12日入院。1995年出现咳嗽、咯血,在门诊治疗咯血当时治愈。2004年10月及2005年12月因咳嗽、气紧两次住院,经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用过10d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雾。本次入院前15d,患者受凉后咳嗽加重,觉夜间低热,服中药治疗10d无好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