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84例,其中后纵韧带切除组(A组)35例,后纵韧带保留组(B组)49例,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并采用JOA评分系统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87.5%,高于B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能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但手术有一定并发症,应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切除后纵韧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功率毫米波辐射不同时间对小鼠皮肤的损伤效应。方法选择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采用20 W/cm294 GHz的发射装置进行照射,按辐射时间随机分为50 s、100 s、150 s组和对照组4个组,每组又分为剪毛(5只)和未剪毛两个小组(25只),辐射后即刻采用红外测温仪监测体温,分别于辐射后即刻、12 h、7 d、14 d和28 d观察小鼠照射局部体表变化,之后每组活杀5只,取辐射局部皮肤,进行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辐射后不同时间皮肤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温度测定结果显示,辐射过程中小鼠体温呈进行性升高,各辐射组分别在照射50 s、100 s和150 s时体表温度升高到峰值,温度升高程度与辐射时间呈正相关。辐射50 s组小鼠真皮血管扩张、水肿;100 s组表皮角质层断裂、脱落,真皮水肿,胶原纤维减少;辐射150 s组辐射后12 h,表皮角化层断裂、解离或脱落,真皮层出血水肿,纤维组织稀疏,毛囊上皮不同程度变性和萎缩;辐射后7 d真皮层胶原纤维密度大,肌层萎缩;辐射后28 d真皮层毛囊功能活跃,纤维组织密集。胶原纤维特染显示,50 s组胶原纤维较为密集;100 s组胶原纤维较稀疏,略肿胀,Ⅲ型胶原增多;150 s组胶原纤维稀疏。结论 94 GHz高功率毫米波辐射50~150 s均可引起小鼠体温升高及表皮和真皮等组织结构的损伤,且上述改变与辐射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平均动脉压及脉压差在断腕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因腕部离断而接受断腕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8例患者,以ICU生命体征稳定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进行持续直接肱动脉测压,记录发生血管危象前2 h、1 h、0.5 h的平均动脉压及脉压差。所有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诊断均经DSA证实。结果〓8例患者发生的血管危象均得到及时处理,术后全部成活。记录的2 h、1 h、0.5 h的平均动脉压及脉压差(mmHg)分别为70.13±4.86、46.88±4.84;62.00±4.48、51.88±4.27;66.25±1.51、66.13±1.16。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及脉压差分别为72.5±3.3、46.4±2.8,仅在0.5 h记录的脉压差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压差可能作为断腕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发生的预测因子,但本研究样本量存在客观不足,而且在设计方案及测定方法上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应用带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31指,男20例,女6例;年龄16~28岁,其中拇指5指,食指12指,中指8指,环指4指,小指2指,均为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骨缺损长度平均5.5 cm,切取腓骨长度平均10.8 cm.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且管径逐渐增粗.平均随访3年1个月,在患肢活动、负重后无移植骨骨折,供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大鱼际皮瓣修复指腹、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例指腹(背)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穿支构成的血管网为皮瓣供血源,以正中神经掌皮支重建皮瓣感觉.将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在显微镜下将游离皮瓣下方的桡动脉浅支与伤指创区指固有动脉吻合,桡动脉浅支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皮神经和指神经断端接合,供皮区全厚皮片植皮,术后10d行早期功能锻炼防止畸形.结果 18例游离皮瓣均成活,血运、质地和弹性良好,对掌及对指功能正常,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 mm,指腹外观饱满.结论 鱼际穿支游离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是修复指腹(背)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其血管表浅利于解剖,皮瓣穿支丰富并伴有多条回流静脉,供区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趾断层甲床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手指甲床缺损的38例(38指)患者,取第一足趾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缝合固定,加压包扎,12d拆线。结果本组38例(38指)患者术后移植甲床除一例中心小面积坏死外,其余病例全部一期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按吕桂欣甲床修复评分标准,优14例,良19例,差5例,优良率为86.84%。结论足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能有效保留受伤指体完整,恢复指甲外观,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窥镜X-Tube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收治腰椎滑脱症52例,其中峡部裂型22例,退变性30例。均采用X-Tube系统下减压、植骨及融合,Sextant-R系统下进行置钉及滑脱提拉复位。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1年的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术后1年复查X片评估滑脱复位率、内固定物位置及融合情况。结果 VAS评分和JOA评分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随访1年椎体滑脱复位率和融合率分别91.7%和94.1%,所有患者无融合器移位、沉降及椎弓根钉断裂现象。结论 X-Tube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病历患者,男,29岁,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2个月,伴局部疼痛。在外院行B超显示右腹股沟区实质性占位。在本院行胸片、腹部B超、血常规、生化等均未见异常;行MRI示双侧腹股沟横轴位扫描右侧腹股沟内见一结节病灶,位于右侧股动静脉外侧,大小约1.1cm左右,形态欠规则,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Gd-DTPA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左侧腹股沟未见异常,膀胱大小形态正常,充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