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定量分析成人正常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特征,评估不同部位、性别和年龄对IVIM-DWI 参数的影响。方法招募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行肾脏 IVIM-DWI 检查,2名影像医师分别测量双肾上极、中部和下极肾实质的 D 值、D?值和 f 值。结果成人正常肾脏中部的 D 值、D?值和 f 值分别为(1.61±0.16)×10-3 mm2/s、(17.45±3.78)×10-3 mm2/s和(26.88±5.19)%。右肾的 D 值高于左肾(P <0.05)。男性志愿者肾脏的 f 值高于女性(t=3.321,P =0.001)。正常肾脏>50岁组的 D 值低于≤50岁组(t=3.548,P =0.001),年龄和 D 值呈负相关(r =-0.406)。2位观察者测量的 D 值、D?值和 f 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56和0.741,肾脏中部 IVIM-DWI 各参数的一致性高于肾脏上极和下极。结论成人正常肾脏 IVIM-DWI 参数受不同部位、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提取60例NSCLC患者、4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RNA,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ALA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ALAT1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血清MALAT1相对表达水平(0.51±0.09)低于肺良性病变组(0.80±0.12)及健康人对照组(1.0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13.95、12.27,P0.01);肺良性病变组血清MALAT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对照组(q=10.24,P0.01);腺癌患者血清MALAT1相对表达量(0.57±0.04)较鳞癌患者(0.45±0.07)明显增高(t=4.260,P0.01),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布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56,当cut off值为0.6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7.5%和94.1%,诊断指数为181.6%。结论血清MALAT1检测效能好,可用于NSCLC的诊断及病理类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于GCBI平台收集并分析EMS相关样本基因信息,筛选出MALAT1基因;提取EMS患者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非EMS)组织及血清样本中的总RNA,qRT-PCR验证MALA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ALAT1鉴别EMS的效能。结果 GCBI平台基因信息分析结果提示,与非EMS组相比,EMS组中MALAT1基因表达下调1.35倍(t=-3.27,P0.01);EMS患者卵巢囊肿组织及在位内膜MALAT1的表达水平(0.41±0.18,0.61±0.12)均低于非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1.0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7和4.48,P0.01),但与EMS患者及非EMS患者月经周期均无关(t分别为1.54和1.52,P0.05);EMS患者卵巢异位囊肿组织MALAT1的表达水平低于其在位内膜(t=3.77,P0.01);EMS患者血清MALAT1表达水平(0.60±0.18)低于非EMS患者(1.05±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8,当cut-off值为0.74时,MALAT1鉴别E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92%,约登指数为74.4%。结论 MALAT1的低表达可能与EMS发生、发展有关,血清MALAT1水平对EMS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提高对M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例MA患者均为女性,均表现为单侧肾脏实质性肿块,T1WI肿瘤实质部分信号与肾皮质相仿,T2WI为等信号和略低信号,DWI均为明显高信号,1例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假包膜,信号不均匀,另1例瘤内可见中心瘢痕,除瘢痕外肿瘤信号较均匀,增强后1例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另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病理学特点:肿瘤细胞非常丰富,排列紧密,常可形成肾小球样或花蕾状结构,常见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常见WT-1、CD57阳性,EMA和AMACR阴性.结论:MA典型的MRI表现为T1WI和T2WI低或等信号,DWI明显高信号,瘤内常见出血、坏死,部分伴有囊变和钙化,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晰,有或无假包膜,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持续性或渐进性强化.因其MRI表现形式多样,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筛选出的单链DNA或RNA。其自身构象会随着与目标物质的结合而发生改变,与信号转换器结合后实现对物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快速检测。核酸适配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蛋白质、细菌病毒等方面的检测,尤其是环境和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该文主要对核酸适配体技术应用于生物样本中物质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生物样本中进行物质检测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其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检查,成像序列包括常规T1 WI、T2WI脂肪抑制、FLASH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检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中,病变区域位于肝左叶者7例,左、右叶均受累2例,肝门部2例,胆总管2例,肝右叶及胆总管均受累者1例.可见胆管内肿瘤组织12例,呈乳头状11例,呈扁平状1例,未见明显肿瘤组织2例.肿瘤组织TI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脉期轻度强化11例,中度强化1例,门脉期及延迟期均呈轻度延迟强化.14例患者病变区域DWI均呈高信号,肿瘤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697×10-3 mm2/s)低于正常胆汁的ADC值(3.973×10.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MRCP薄层图像上可见肿瘤组织形成的充盈缺损.MRCP图像可见胆道弥漫性胆管扩张,肿瘤区域明显7例、动脉瘤样扩张3例,肿瘤区域叶或段的胆管扩张4例(包括未见明显肿瘤组织2例);其中3例胆管动脉瘤样扩张的患者经MRCP多方位重建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胆道连接.14例患者均可见梗阻近端胆管扩张(且扩张程度均> 100%),同时合并梗阻远端胆管扩张9例.6例合并结石的患者中,结石位于病变区域4例,结石距病变区域较远2例.未见邻近脏器侵犯、未见远处脏器和淋巴结转移.结论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有其特征性的MRI影像学表现,MRI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戴辰晨    丁玉芹    曹颖丽    周建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3):294-299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PRCC患者资料,其中Ⅰ型21个病灶,Ⅱ型27个病灶(1例患者左肾含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PRCC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增强CT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病灶最大径、三期CT值及皮髓交界期△CT、实质期△CT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一般形态学上,Ⅱ型PRCC平均最大径大于Ⅰ型(t=-2.604,P=0.013),密度/信号更不均匀(χ2=14.928,P=0.000),更易出现囊变或坏死(χ2=5.598,P=0.018),且程度更明显(χ2=4.769,P=0.029);在CT图像上,两型之间出血和钙化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66.7%Ⅱ型PRCC和23.8%Ⅰ型PRCC出现乳头结节,两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在肿瘤外侵表现方面,除边界征象外,Ⅱ型较Ⅰ型PRCC更易发生肾周脂肪侵犯、肾窦侵犯及转移(P<0.05)。在增强CT表现方面,两型在皮髓交界期CT值、皮髓交界期△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t= -3.109,P=0.005),而在平扫期CT值、实质期CT值、实质期△CT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型和Ⅱ型PRCC在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部分Ⅱ型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