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在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中运用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经病理性诊断确诊为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先后进行X线检查和核磁共振(MRI)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MRI检查,64例患者完全确诊,其诊断准确率100%(64/64),经X线检查,在64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检查皆呈阴性,被确诊的患者仅为12例,其诊断准确率18.75%(12/64)。根据以上诊断数据分析,MRI诊断的准确率远高于X线检查,其数据统计对比(P<0.05)。在骨折的检出率对比中,MRI检查在骨折部位的检出率以及骨折类型的检出率皆显著优于X线检查,其数据统计对比(P<0.05)。结论:在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中运用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结果,其诊断准确率高达100%,且由于较高的骨折检出率,使之能够成为后期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是累及膝关节的复杂骨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固定,效果较差。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15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效果。方法 肱骨内上髁炎80例被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分别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小针刀治疗, 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疼痛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小针刀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能明显缓解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疼痛,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小针刀组治疗后[(1.07±0.66) vs (2.24±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HSS评分高于小针刀组治疗后[(92.06±8.07) vs (83.71±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疼痛和恢复功能方面, 体外冲击波疗法比小针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治疗裸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疗效,并观察PRI指数。方法将裸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PRI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指标下降更多(P0.05)。结论在治疗治疗裸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临床广泛使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显著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1],一般认为颅骨修补术最好在减压术后的3~6个月后进行[2],现在认为可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选择颅骨修补手术时间正在逐渐缩短。我院从2008年开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4周进行超早期颅骨修补术,效果良好,本研究通过超早期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研究,旨在探讨超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大脑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在本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观察组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观察组B),骨折内固定53例(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术后下床锻炼时间,随访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观察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两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状况、骨折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应用X线与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3例患者术前应用X线进行检查,为X线组;另外52例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检查,为CT组;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确诊率以及诊断方案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X线组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75.48%、11.32%、13.21%,CT组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4.23%、1.92%、3.85%;X线组确诊率显著低于CT组,且误诊率和漏诊率显著高于CT组(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73.59%、94.23%,X线组显著低于CT组(P<0.05)。结论:采用CT进行诊断复杂性四肢骨折,能显著降低发生误诊和漏诊的几率,提高确诊率,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损伤手法复位通常因为软组织嵌入较难达到解剖复位,近年来多采用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螺钉、可吸收钉、骨栓等绝对固定,这不符合下胫腓联合弹性内固定的治疗要求。我科自2004-06至2008-04采用胫腓钩板治疗外踝骨折井下胫腓联合分离21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正常轴向对线丧失,最终可导致晚期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的协调性、完整性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经常导致膝关节疼痛、不稳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