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通过36例髌──股疼痛综合证的临床X线分析,讨论了病因与机理,提出了慢性创伤,髌韧带过长和髌骨异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临床及X线诊断的特点,将X线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早、中期诊断对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文章通过本院近5年开展颈椎病患者多体位投照(八位)526例,筛其中资料完整的200例,就其常规正侧位与同体多体位的X线征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多体位投照能显著提高颈椎病阳性征象的显示率.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鉴以X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为选择性应用较为适宜;介绍了投照方法;初步探讨了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仰卧60°放大斜位等八位片多方位图象能对颈椎病的诊断提供大量信息,但应遵循可选择性、简便性、又能达到同样目的更具实际意义。对临床表现明显除常规位置外有时需选择辅助位置或造影法及CT扫描等综合检查的完整诊断技术。本文对八个体位各自意义作了详细讨论,为达到上述检查途径提供了有用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支进行分析。一、X 线分析:(1、肺部表现:a、间质纤维化其中轻度66例,中度22例,重度8例,无变化34例;b、阻性肺气肿其中普遍型75例,局限型50例,肺大泡5例,纤维化与病程年龄成正比关系,本组中重度纤维化者均为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2)慢支类型:隐匿型5例;纤维化型46例;气肿型16例;混合型63例。(3)心血管改变:小心脏43例,正常75例,轻大12例;右下肺动脉干径<15mm109例,16—20mm21例;肺动脉段凹陷26例,平坦48例,1—3mm30例,>3mm26例;有早期肺心病表现者21例。二、讨论:(1)X 线征:肺纤维化表现为肺纹粗乱扭曲和网状改变,其程度是慢支轻重的表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36例髌骨软化症的临床X线进行分析,讨论了病因及机理,提出了慢性创伤,髌韧带过长及髌骨异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临床及X线诊断的特点,将X线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早中期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17岁。右下腹包块 2月余。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下腹部包块 ,无疼痛 ,不发热 ,于近日感包块逐渐长大。查体 :浅表淋巴结不大 ,腹软。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2 0cm× 2 5cm的包块 ,质硬 ,下界不清 ,表面光滑 ,可移动。血、尿常规正常。CT表现 :盆腔平扫见一大小约 14.2cm× 11.6cm的软组织块影 ,CT值 5 2HU。边缘呈分叶状 ,边界清楚 ,其内密度不均 ,可见裂隙状更低密度影 ,周围见少量腹水影 (图 1)。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CT值为 78HU ,边缘强化显著 ,呈线状及点状 (图 2 )。CT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所见 …  相似文献   
8.
疲劳骨折亦称应力骨折,1866年Breighaup 最初记述。病因尚不很清。X 线仅有骨膜反应、骨质稀疏或硬化,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或低毒感染。本文3例,2例误诊。现作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20岁2例,55岁1例;职业:分别为学生、战士、干部;病史:1—2月;查:局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X线征象与投照体位关系(附100例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00例颈椎病X线所显示的征象,与投照体位有极大的关系。近年来对颈椎病的诊断方法报导很多,最常用而简单的检查方法是X线拍片,一般病变在X线正侧位征象就可以显示。但是,对于一些隐匿性微小病变常规正侧位片则不能显示。因此,我们从1987年以来对本院500例颈椎病进行多体位(放大双斜位等八位片)X线摄片检查,从中选择100例照片位置正确,对比度和清晰度良好,资料完整的同体病人与正侧位片进行对比观察,说明多体位片比常规正侧位片可明显提高检出率,二片有显著差异性(P<0.01),发现了一些隐匿性微小病变,即常规正侧位片所不能显示的新的X线征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颈椎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了误诊率和漏诊率。此种检查方法,对一些急性危重病人慎用,以防止脊髓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粘多糖病Ⅱ型临床X线分析(附4例报告)青海省中医院放射科余春善,曹增忠粘多糖病,又称粘多糖蓄积性疾病。分为六种类型和几个亚型 ̄[1,2]。曾有过多种名称 ̄[3],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近10年来由于皮肤纤维母细胞培养的研究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有关报导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