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在各领域均是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复杂的任务。"协作配合能力"只有在一个多人情境下才有意义,并且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人的协作配合能力会影响到个人的表现以及任务完成的结果。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总结发现影响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的因素包括2个方面:做出协作的主观意愿,以及发挥出协作能力的客观表现。本文初步梳理了影响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的因素,以及可应用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的团队研究与选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团队成员的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直接影响到团队整体效能,本文基于围堵任务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对个人协作配合能力进行测评。方法以50名工程技术人员为样本施测,模拟团队情境设置单人测试,综合失败次数、距离比、角度、距离等指标进行评分,并与效标对照分析检验测试工具的有效性。测试中,实时测量志愿者前额叶脑电。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方案不同难度测试之间的结果均达到了显著相关,其中S2-D5测试结果与效标显著相关(P0.05)。在任务进行中,θ、β_1、β_2、γ_1、γ_2的相对功率显著升高、δ波显著下降,与其他人机对话形式的测试结果相吻合。结论提出的围堵任务S2-D5测试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可以有效地对个人协作配合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60 d-6°头低位卧床(HDBR)实验模拟航天飞行环境的失重效应、隔离、限制等应激源,研究人体在长期模拟航天飞行环境下的情绪变化规律以及对抗失重影响的不同生理防护措施对受试者情绪的影响。方法21名男性受试者按照生理防护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纯卧床组、阻抗振动组和中药防护组,每组7人。在卧床前第7天、卧床中每周以及卧床后第7天和后3个月,对3组受试者重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进行12次心理测验;并在特定的日期采集晨起静脉血样,检测血中皮质醇等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含量。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线图描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POMS中疲劳分量表以及皮质醇含量在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MS中的抑郁、精力和自我分量表,以及SAS得分做峰值和谷值的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阻抗振动组在POMS紧张分量表分值高于其它两组;线图可以看出卧床期间负性情绪波动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皮质醇波动趋势与情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在60 d-6°头低位卧床模拟的航天飞行环境中,受试者负性情绪变化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变化的时间点与当前航天飞行中情绪变化的4阶段模型假设基本一致;皮质醇波动和情绪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在卧床期间,阻抗振动组的POMS紧张分量表得分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胜任特征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不同岗位、不同性别航天员所需心理品质的差异,进而确定不同岗位航天员心理选拔的项目和内容.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现役航天员、从教6年以上的航天员教员、航天心理专家及飞行员心理选拔专家进行了96人次的访谈、调查.结果 航天驾驶员、随船工程师、载荷专家、女性航天员的胜任特征有重叠的项目19项,特殊岗位胜任特征各不相同.结论 航天员心理选拔应包括共同选拔项目和岗位特征选拔项目.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心理调适能力训练方法研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适宜于不同压力情境的有效心理调适方法.方法 首先在大学生群体中以压力情境和调适方法为自变量,以情绪体验、情绪生理及行为表现为因变量,进行"不同压力情境下不同调适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在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基础上筛选有效要素、整合新方法.运用在航天模拟情境进行有效性验证.最后,在航天员训练中进一步应用验证.结果 大学生群体实验结果显示,飞镖或速算压力下,想象放松都有明显降低心率的作用.而双重注意刺激只在速算压力条件下能降低心率;双重注意刺激组在飞镖竞赛压力条件下的操作水平较其他组差.演讲压力条件下,积极暗示组演讲面部表情得分显著优于其他组,资源植入具有降低主观焦虑的作用.在航天模拟情境下,想象放松显示出具有缓和焦虑和提高被试者调节能力的作用.在演讲比赛压力条件下,整合积极资源(积极想象、积极自我暗示和资源植入)组在演讲语音、语调、语速和整体表现上优于对照组.对航天员进行想象放松和整合积极资源方法训练有效性得到参训者的普遍认可.结论 想象放松能缓解压力焦虑;整合积极资源能够提升自信和演讲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6.
15年来1176例孤独症门诊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儿童孤独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特点.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1176例孤独症患者一般资料,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1176例患者中,于3岁后才被家长发现症状者多达35.10%,3岁以下初诊患儿仅占21.43%,发现症状与前来求治平均间隔时间长达35.03±27.86个月.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72h睡眠剥夺和社会隔离的心理效应和对抗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社会隔离等复合因素对小组心理功能的影响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对抗措施.方法 12名志愿者分为4组,2个对照组和2个干预组,每组3人,睡眠剥夺、社会隔离72 h,实验前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心理资源整合等心理训练,实验过程中对小组的容纳他人特征、抑郁水平、一般能力和完成小组任务情况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初期干预组较对照组抑郁水平低;睡眠剥夺第2、3天干预组部分能力测试结果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成员对小组任务进行有效的协商分工,具有更好的心理相容性.结论 小组心理资源整合等心理训练有效地增进了小组成员的人际相容性,一定程度上对抗了睡眠剥夺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关系。方法  186名飞行学员 ,完成焦虑问卷并记录 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分析焦虑与心率变异性、心率的相关 ,并分组比较。结果 焦虑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相关 ,外显焦虑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低外显焦虑个体心率较快 (P <0 .0 5 )。结论 用生理指标对焦虑进行评价缺乏敏感性 ,不同的指标对焦虑程度的变化敏感性不同 ,心率用于评价外显焦虑敏感性较好 ;个体自我陈述的焦虑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环境中的微重力、振动、辐射、限制和隔离等各种应激源会使航天员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到航天员的操作效率和飞行计划执行,甚至航天飞行的安全;情绪应激长期作用还会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情绪研究是航天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学者对航天飞行以及类似环境中航天员的情绪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情绪的基本理论,情绪测评的方法以及载人航天领域情绪研究的现状,并对载人航天情绪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