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医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40例住院病人分两组,在常规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加减,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中药以补肾法为基础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昝春辉  宣兵  杨勇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0):600-603
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也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其治疗对策在近20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及埋藏式心脏电复律除颤器(ICD)的应用,部分VT得到了根治。但由于介入治疗费用较高及目前心脏电生理技术水平,而且RFCA和ICD仅适用于部分VT病例,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临床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近远期疗效重新评价,有助于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防治VT。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全程、负荷、维持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QT间期显著延长、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6%,为发生心功能降低,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皮肤、神经、眼角膜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后QT间期延长情况与个体有关,对部分QT间期不延长患者可适当增大剂量,可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QT延长情况有个体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桑枝虎杖汤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28例,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酒精性心肌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枝虎杖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6MWT大于对照组,LVE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桑枝虎杖汤,可增强对酒精性心肌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硝普钠与多巴胺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或最严重阶段,临床上不断探索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问题,我院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以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在四川省旺苍县陈家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4个社区居委会社区门诊为单位确诊为高血压1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高压病总控制率为63.69%,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彼此药物间的不利,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在四川省旺苍县陈家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4个社区居委会社区门诊为单位确诊为高血压1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高压病总控制率为63.69%,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彼此药物间的不利,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