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损伤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对63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SPECT核素动态显像,利用SPECT机的R.O.I sequence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定量分析涎腺的摄取、排泌功能.结果 6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腮腺和颌下腺的排泌功能损伤(无明显损伤、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损伤)分别为(19、7、7、4、89)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腮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1、12、16、6、41)和(19、7、7、4、89),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8、8、11、6、43)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 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受损程度的敏感、实用的方法.放疗后以腮腺功能受损为主,而腮腺、颌下腺的功能损伤又以排泌功能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2.
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评价鼻咽癌放疗后涎腺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损伤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对63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SPECT核素动态显像,利用SPECT机的R.O.Isequenc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定量分析涎腺的摄取、排泌功能.结果6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腮腺和颌下腺的排泌功能损伤(无明显损伤、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损伤)分别为(19、7、7、4、89)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腮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1、12、16、6、41)和(19、7、7、4、89),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58、8、11、6、43)和(22、24、20、12、48),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受损程度的敏感、实用的方法.放疗后以腮腺功能受损为主,而腮腺、颌下腺的功能损伤又以排泌功能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复发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NPC病人于放疗后12~18个月同期行18F-FDGPET/CT和MRI检查,分别由两位核医学科及放射科主治医生进行独立诊断,将18F-FDGPET/CT与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结果1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其中5例有局灶性FDG摄取明显增高,诊断为复发,5例经活检未发现复发。7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18F-FDG PET/C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放射性摄取浓聚,该7例18F-FDGPET/CT摄取浓聚的病变处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另两例MRI提示鼻咽癌颅内侵犯,而18F-FDG PET/CT诊断为放射治疗后脑损伤,后经随访证实,其余经临床随访证实,随访中位时间为13个月。结论与MRI检查相比,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影响唾液腺功能ROI分析的技术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形态探讨影响唾液腺功能分析的技术因素.方法 对4 5 0例次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行唾液腺功能显像,显像剂为99mTc -高锝酸钠,剂量370MBq ,静脉“弹丸”注射后以6 0秒/帧,连续动态采集32帧,至2 0帧时给患者服食维生素C片2 0 0mg进行酸刺激,用ROI技术得出时间—放射性曲线,分析其摄取及排泌功能.结果 正常时间-放射性曲线呈平滑的坪曲线型,10~2 0min达到坪值,酸刺激后迅速下降,有176例,异常的时间-放射性曲线不平滑,酸刺激后下降不明显或出现异常变化,有2 74例,根据功能和形态的不同可将异常曲线分为抛物线型、水平型、双峰型和锯齿型,分别有16 2例、10 7例、5例、12 3例,结合临床与检查过程分析,抛物线型和水平型曲线多数由于腺体放射性损伤引起,双峰型曲线由于静脉注射渗漏引起,而锯齿型曲线多与患者精神状况和体位改变有关.结论 唾液腺功能动态显像过程中各种技术因素对唾液腺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形态和变化均有影响,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可帮助提高图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评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是一种简单、灵敏的评价腮腺功能的方法 ,虽然操作步骤较为简单 ,但是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图像质量。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 0 7~ 2 0 0 2 0 4本科行腮腺核素动态显像的5 95人次病例 ,其中男 376例 ,女 2 19例 ,年龄 18~ 6 9岁 ,中位年龄 5 0岁 ,病理结果均为鼻咽低分化磷癌。1.2 显像方法 显像前检查患者 ,确保其未服用任何能影响腮腺功能的药物。显像剂为99mTc 高锝酸钠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广州医用同位素服务中心提供 ,放化纯度 >90 % ,剂量为 370MBq。显像仪器采用SOPHADSXSPE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乏氧显像在鼻咽癌检测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显像时间、定位、感兴趣区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静脉注射925~1110 MBq99mTc-HL91,平静休息后分别于1 h、2 h、4 h和6 h进行鼻咽部的CT SPECT断层显像。先行盲法测定,肉眼可辨的放射性浓集灶,排除生理性摄取后为阳性显像,并对阳性病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患者的鼻咽部MRI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勾画病灶内乏氧区域(T )及病灶内非乏氧区域(T-)与正常鼻咽组织(N)的感兴趣区,计算出各自的平均计数及1 h、2 h、4 h、6 h的T /N、T-/N。[结果]35例患者中,阳性30例(85.71%),阴性5例(14.29%),鼻咽阳性病灶中1 h、2 h、4 h和6 h时,T /N分别为1.09±0.08、1.31±0.37、1.85±0.35、2.28±0.46,T-/N分别为0.83±0.12、1.13±0.19、1.37±0.21、1.53±0.35。经比较,1 h、2 h的T /N与T-/N无显著性(P>0.05),4 h、6 h的T /N与T-/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是鼻咽肿瘤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4-6 h是显像的最佳显像时间。显像的影响因素多,控制好显像的时间、定位、感兴趣区范围的大小等条件,同时做好机器的日常维护与质控,能准确探测鼻咽癌的乏氧情况,更好地指导鼻咽癌的治疗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形态探讨影响唾液腺功能分析的技术因素.方法对450例次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行唾液腺功能显像,显像剂为99mTc-高锝酸钠,剂量370MBq,静脉"弹丸"注射后以60秒/帧,连续动态采集32帧,至20帧时给患者服食维生素C片200mg进行酸刺激,用ROI技术得出时间-放射性曲线,分析其摄取及排泌功能.结果正常时间-放射性曲线呈平滑的坪曲线型,10~20min达到坪值,酸刺激后迅速下降,有176例,异常的时间-放射性曲线不平滑,酸刺激后下降不明显或出现异常变化,有274例,根据功能和形态的不同可将异常曲线分为抛物线型、水平型、双峰型和锯齿型,分别有162例、107例、5例、123例,结合临床与检查过程分析,抛物线型和水平型曲线多数由于腺体放射性损伤引起,双峰型曲线由于静脉注射渗漏引起,而锯齿型曲线多与患者精神状况和体位改变有关.结论唾液腺功能动态显像过程中各种技术因素对唾液腺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形态和变化均有影响,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可帮助提高图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评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SLN)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N0期舌癌患者20例,术前ld于肿瘤周围组织注射^99Tc^m-硫胶体(SC)约18.5MBq,分别于5、10、30、60min及6h时进行显像,识别SLN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于肿瘤周围注入亚甲蓝,据淋巴结蓝染和皮肤定位情况找出SLN,行冰冻病理检查,后常规切除原发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并行病理检查,以观察其对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该组中未见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SLN检出率为100%。结论核素显像.染色法在舌癌SLN探测与颈淋巴结转移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对1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患者和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半定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16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同期做电子计算机体层检查(CT)对比.结果 16例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鼻咽癌患者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在横断面层面-放射性曲线相应部位上可见局部放射性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峰值降低,其曲线局部下降峰值与鼻咽癌放疗剂量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值呈正相关(r=0.8976,p<0 .01).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横断面图像上其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层面-放射性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曲线,未见异常的局部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峰值未见降低.SPECT显像检查发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阳性率高于同期CT检查. 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鼻咽癌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脑损伤,并可以作出定性诊断;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放射性脑损伤程度与NPC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