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5例)提供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45例)提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5.56%)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3,P=0.013)。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大于参照组,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大于参照组,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冠心病、高血压探讨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62例,根据房性早搏提前率将患者分为提前率小于20%组18例、20%~40%组20例和大于40%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所有患者房性早搏时及房性早搏前、后第1个窦性心搏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结合基础疾病对3组患者的房性早搏血流动力学变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房性早搏时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主动脉血管顺应性(AC)、每搏作功(SW)、搏功指数(SWI)、心缩力指数(HI)均最小,房性早搏前第1个窦性心搏居中,房性早搏后第1个窦性心搏最大(P<0.05)。房性早搏心搏出量、心搏指数、主动脉血管顺应性、每搏作功、搏功指数、心缩力指数降低程度在提前率小于20%组最小,20%~40%组居中,>40%组最大(P<0.05)。提前率小于20%组有冠心病、高血压尤其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最低,20%~40%组居中,>40%组最高(P<0.05)。结论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在合并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中房性早搏提前率相对较大,且房性早搏提前率越大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脑梗死后遗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每次1.2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53例(96.4%),对照组为43例(7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反流性食管炎是常见性消化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疾病之一,目前治疗主要是止酸和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为此,本文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01—2011-01采用莫沙比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PAF)成功前后心房电机械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PAF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的窦律患者20例,实验分3组:对照组(n=20)、射频消融组(n=30)、药物治疗组(n=30).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后随访时复查上述检查.对比治疗前3组的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等指标及两组PAF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参数.结果 治疗前射频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的PAF患者间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和应变率等心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房参数均出现好转,应变率等机械参数明显改善(P<0.05);6个月时心房参数进一步好转,且射频消融组各参数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讨论 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可以较好地评价心房电机械功能,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后PAF患者的心房传导、机械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且射频消融组在疗效和心房参数改善上均优于药物治疗组.机械运动功能改善早于电传导功能,可作为评价PAF患者复律后心房功能改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