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骨软骨瘤是国内外最常见的骨肿瘤。认识它的软骨帽和鉴别其良恶,对诊治颇为重要。我们对6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软骨瘤软骨帽进行了X线-病理对照研究,现报道于后。 64例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2—56岁,平均21.3岁。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3.1年。主要症状:局部隆起64例,疼痛10例,功能障碍5例,短期内包块增大2例。体征:6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MRI评价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急性犬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活体上用放射微球^99Tc—MAA测量心肌血流量,0.5%伊文蓝染色区分缺血心肌;心脏离体后用3%TTC染色区分梗死心肌,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微血管并计算微血管体积分数。犬离体心脏左冠状动脉插管后作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正常、缺血和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T1WI上,心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在T2WI上,病变心肌信号强度较正常增高;Gd-DTPA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正常心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下降形,危险心肌呈上升形,梗死心肌呈平直形,灌注晚期病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正常、危险和梗死心肌血流量、微血管体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水肿、心肌含水量增加致T2WI信号增高。Gd-DTPA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升的斜率及峰值可以反映心肌微血管损伤及组织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熟练的断层解剖知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评价影像征象。对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影像教学用人体三维断层标本,在制作时要注意影像断层与人体切层的关系,选择最佳切线,减少解剖断面与影像断面的结构误差,力求准确。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女性,33岁。无诱因出现头痛、低热伴呕吐胃内容物一月余入院。发病后有多次癫痫发作,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4~5分钟后自行缓解。入院前半小时感左侧肢体麻木,不能行走。10个月前有左耳外耳道流脓病史。入院查体:神清,右耳听力下降,双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及腹膜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CT检查:平扫示右侧颞叶前端类圆形病灶,直径4cm,病灶前半为均匀略高密度,CT值48HU,后半为低密度。增强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MRI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MRI及CT资料。11例中,8例接受MR检查,其中5例接受增强扫描;4例接受CT扫描,其中1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结果10例DFSP位于皮下及皮下脂肪层,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1例位于左侧大腿中上段深部。DFSP在T1WI图像上主要为低至稍高信号,T2WI图像上呈稍高或高信号;CT平扫呈等密度。MR和CT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昂强化。结论隆突件皮肤纤维肉瘤的MRI和CT嘉孤且右一宦特衍.右助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尽管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及医生反复研究了几个世纪,“意识”总被认为是迷惑或是不可思议的。时至今日,意识的准确定义、内容以及基本形态仍不清楚。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诊疗依旧是临床及伦理研究中最为困难棘手的问题之一。意识是由觉醒及知觉两个主要部分构成[1]。人们能睁开自己的眼睛并且对一定程度的刺激有反应,称为觉醒。而拥有感觉、思想、情感的人群,被称为有知觉[2]。现今,临床将DOC患者分为昏迷(Coma)、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 Conscious State, MCS)及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LIS)四个意识级别[3]。昏迷患者完全丧失了被唤醒及运动的功能,即无觉醒能力及知觉[4]。“持续性植物状态”是Jennett和Plum两位学者于1972年提出的[5]。最近,为了避免将“持续性”理解为“永久性”,“植物状态”这个术语取代了“持续性植物状态”,被更多学者推荐使用[6]。植物状态患者处于觉醒但无知觉反应的状态,拥有睡眠-觉醒的周期,但是对于自身及周围环境是无知觉的。最小意识状态,是Giacino及其研究团队于2002年提出并用于描述DOC患者的[7]。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是拥有意识并且觉醒的,相较于植物状态患者,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表现出不稳定但是可被察觉的知觉反应[2]。闭锁综合征用于描述四肢瘫痪并且无法说话的患者,该类患者拥有瞬目反射并且眼球可以垂直运动。该类患者的意识状态非常接近于健康人,因此他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但缺少与其互动的能力[8]。造成DOC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氧、缺血性脑卒中或者严重脑外伤。随着此类患者的增多,近年来,研究及理解残余脑功能方面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本综述的目的在于回顾近年有关使用神经功能成像对于不同意识级别DOC患者的研究应用文献,并且简要的总结这些研究所面临的研究难点、局限性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快速准确地从非增强型CT图像中检测急性脑出血。方法基于灰度阈值与数学形态学获取脑组织图像;根据图像切片中有无足够的非奇异点而自适应地选择原始图像、脑组织或头颅组织图像来计算中矢状面;基于急性脑出血的高灰度、封中矢状面的较高的灰度不对称性以及比周围脑组织辉度高的特性确定急性可能的急性脑出血区域,去除可能的钙化和线状伪影。并补偿部分容积效应。结果对来自日本及中国的55套出血和15套非出血的临床图像能自动判断是否有急性脑出血,脑出血的检测在视觉上令人满意,在普通PC机上的处理时间小于20秒。结论本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急性脑出血。检测系统可用于临床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成官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53-2355
<正>1952年,Di Guglielmo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1例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开创了冠心病诊断的新时代。随着多排螺旋CT(MDCT)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及MRI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行MRI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壁结合带弥漫性增厚,结合带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混杂有散在多发点状高信号灶。局限性子宫腺肌症8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略低信号,病灶信号可不均匀,中央部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结论MRI能对子宫腺肌症作出明确诊断,矢状位T2WI是显示病变的最佳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ies,PM)系指一组原因不明的主要侵犯心肌的病变。可能是自体免疫或感染免疫的结果,有的有家族遗传因素。1995年,WHO/ISFC公布新的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报告,在原有扩张、肥厚和限制型心肌病的基础上增加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结合笔者经验及文献,将PM影像学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