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肥胖不但影响形象及身体功能,且常导致许多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及引起和加重并发症,兹就减肥药物治疗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新概念及新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并检测其吸附效果。方法 制备聚乙二醇(PEG)/蒙脱石(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PEG/MMT插层复合物的结构;应用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做血脂和血清蛋白吸附实验。结果 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MMT插层后的层间距更大。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对血清中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附性强,对血清中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弱,而MMT吸附性能差。结论 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开发为血脂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3.
血脂吸附剂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并检测其吸附效果.方法:制备聚乙二醇(PEG)/蒙脱石(MMT)纳米复合材料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蒙脱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作血脂和蛋白吸附实验.结果:聚乙二醇/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对血清中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吸附性强,而对血清中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弱,而蒙脱石选择性吸附差,PVP k-30/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则几乎不吸附血脂以及白蛋白.结论:聚乙二醇/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开发为血脂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4.
纳米蒙脱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纳米蒙脱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附作用.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蒙脱石插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纳米蒙脱石,应用纳米蒙脱石和蒙脱石作细菌吸附实验.结果:纳米蒙脱石和蒙脱石均无杀菌和抑菌作用,蒙脱石吸附率为61.4%,PEG400插层的纳米蒙脱土的吸附率为90.3%,PEG6000插层的纳米蒙脱土吸附率为73.8%.结论:PEG插层的纳米蒙脱石比蒙脱石对细菌吸附性强,用PEG400插层的纳米蒙脱石的吸附性优于PEG6000插层的纳米蒙脱石,为纳米蒙脱石应用于医药领域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5.
插层蒙脱土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蒙脱土不同插层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较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两种不同插层方法.结果:超声波技术插层的蒙脱土层间距比机械搅拌的大,且节省时间.结论:超声波插层技术是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插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应用超声波技术用不同季铵盐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的效果.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较超声波振荡几种不同季铵盐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的效果.结果:用十六烷基季铵盐改性后的层间距比十二烷基的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碳链越长,层间距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功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超声波振荡聚乙二醇(PEG)/蒙脱石(MMT)插层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较大分子量的PEG与蒙脱石插层后的层间距更大.结论: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蒙脱石层间距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并检测其吸附效果。方法制备聚乙二醇(PEG)/蒙脱石(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PEG/MMT插层复合物的结构;应用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做血脂和血清蛋白吸附实验。结果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MMT插层后的层间距更大。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对血清中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附性强,对血清中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弱,而MMT吸附性能差。结论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开发为血脂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