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光失能在视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徐瑞俊,曾宪英一些船员、舰载机飞行员常因海面眩光或目标物强烈的反射光,而感觉视物模糊,辨认效率下降。在大部分正常眼,这种效率的下降幅度是有限的;但对一些有眼疾的船员或飞行员,下降幅度较大,从而给航行或飞机的着舰带来困难,甚...  相似文献   
2.
医学科研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系统回顾、总结几个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医学科研中数学模型的常用类型、建模方法和应掌握的原则;论述了数学模型研究在医学科研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ET-100咽鼓管开放功能测试训练议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台微机控制的高性能新型视功能检测仪器。它以测量眩光对视功能的影响(眩光失能)为主要指标,同时可作远、近视距对比敏感度函数、对比视力等指标的测量,是一台多功能的视觉检测仪。1997年11月28日在海后卫生部主持下通过鉴定。该仪器应用了视觉生理、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CO、CO2、SO2和Xyl(二甲苯)复合作用规律,准确制定有关的卫生学标准,落实防治措施,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及其方差分析方法,对其复合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主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气体的复合作用,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HbCO显著增加,其主要作用因素是CO,其次为Xyl和SO2;当CO2浓度达到6mg/m3,Xyl浓度达到1285mg/m3时血液指标出现非常显著的变化,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2、SO2、CO和xylene(xyl)4种气体污染物复合暴露对家兔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上4种气体用正交设计成9个暴露组,每组5~6只,以每天4小时共5天分别进行暴露,然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液气体和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变化。结果:第1组暴露后,家兔动脉血pH显著下降(P<0.01);第2组暴露后,血氧他和度(SaO2)和血氧含量(CaO2)均显著降低(P<0.01);第9组暴露后12项参数中有9项呈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各组暴露后血液HbCO均比暴露前非常显著升高(P<0.01)。结论:本实验中引起血液pH变化的主要因素是SO2和CO2,后者也是使肺泡气动脉血氧压差(AaDO2)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15×10-6体积分数(15ppm)的CO暴露也使血液HbCO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GC/MS多离子检测技术和毒物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暴露于400ppm苯、乙苯和二甲苯中的家兔,定时观测血液毒物浓度(C_b)的时间过程。在暴露6小时期间内,C_b迅速上升,并分别维持在坪浓度2.05~4.46μg/ml处。在暴露终止后,C_b呈双相半对数-线性衰减,与二室线性毒物动力学模型计算的浓度-时间曲线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测试眩光对视功能指标的影响研制了多功能眩光视觉检测仪,该仪器以两个8031单片机系统构成主从机结构,实现了对眩光、走片、测试、数据处理和结果打印的自动控制,并有语音提示功能。视标为正弦条纹和蓝道环。经现场测试,该机性能稳定、一机多用,有较大的科研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功能眩光视觉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多功能眩光视觉检测仪的组成功能、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应用。从而为眩光对视功能影响的检测提供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体循环系统动脉的压力—容积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事故性死亡,家属自愿献尸的10例健康人体中,精心剥离主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然后测定全压力范围内的压力-容积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