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18例男性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颅骨对角钻孔引流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此术式创伤小,手术简单,疗程短,出院时CT复查脑组织复原满意,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所有的颅内病变血管都可行血管内治疗,尤其是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不能手术的患者。但并非所有的血管疾病都能血管内治疗成功,其原因有:供血动脉太细、解剖变异使导管无法进入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有时血管痉挛而失败;有时因插管技术问题而不成功。治疗过程全身肝素化。器材准备充分,熟练掌握插入微导管的技术和选用适当的栓塞材料是此术成功的关键。强调术中并发症脑血管痉挛时切不可强行拔管,应先用解痉药,待血管痉挛缓解后方可拔管,否则易折断微导管或撕破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3.
脑室体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1992~1995年6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及脑室体外引流治疗破入脑室高血压性脑出血11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均经CT扫描确诊脑出血且破入脑室。均有高血压史;平均血压26/15kPa;平均年龄56岁。全组病人发病至行头CT检查的时间3h~7d。临床表现:入院时深昏迷5例,浅昏迷6例。1侧瞳孔散大5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偏瘫8例。本组病人脑出血量依据CT片由多田公式求出: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仰畸形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较多见,主要是跖趾关节过伸,趾间关节屈曲,第一跖骨头下垂。此畸形多伴有马蹄高弓足或足内(外)翻畸形,影响行走功能。我院1989年以来应用改进的长伸肌腱腱后移术矫治83例,均获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3例中,男39例,女44例;年龄10~23岁。左侧37例,右侧46例。1.2手术方法(1)在跖趾关节处作一弧形切口,暴露长伸肌腱,将长伸肌胆在拟趾关节近例约1。m处切断,将残端拉紧后与姆短伸肌难缠会固定,以维持趾间关节,防止路下垂;(2)暴露第1$骨颈部,用手摇钻在该处两侧分别作斜形钻孔,形成…  相似文献   
5.
6.
国内外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景卫  邹善辉 《临床荟萃》1996,11(11):514-515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属介入放射学(unterventional radiolgy)范畴。此项技术所用导管为3F以卜的导管,有的甚至微细到1.5F(0.495mm),故称之为微导管(Microcathter)。 1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历史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技术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首先由法国的Djindjian教授开始行颈外动脉的超选择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此后苏联、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自1981年起在Picard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以Picard教授为常务主席的介入神经放射组织,每年在法国召开一次国际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2 0岁。因做工时不慎从高处坠下跌伤头部 ,12h后再次出现昏迷伴高热、肢体瘫痪入院。入院时体查 :昏迷 ,高热 40℃ ,呼吸时急 (38次 /min)、时慢 (8次 /min) ,右瞳孔散大 (直径 5 5mm) ,光反射消失 ,左瞳孔缩小 (直径 1 5mm) ,光反射迟钝 ,GCS4分。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左侧肢体肌力 0级。头部CT示双额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室积血 ,右后颅凹、右枕部硬膜外血肿。急诊在床边行 :①双脑室穿刺置管血性脑脊液引流。②各颅内多发血肿分别穿刺抽血并应用尿激酶溶血再引流。③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血性脑脊液持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lop年4月6日人院。主诉右顶顶增大性包块3年,伴头痛头晕1年。病人在3年前无意识发现右侧扬顶部一包块如蚕豆大小,无不适,未重视。以后发现包块渐增大,近1年开始头痛头晕。人院查体:神志清醒,一般情况好,右顶顶头皮完整,皮下可触及6cmX6cm肿块,质韧,不活动,无压病,表面光滑。头颅CT检查发现右扬顶部颅内肿块,颅骨破坏增生,肿块增强效应明显,血供丰富。次日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右扬顶巨大脑膜倡,周体供血十分丰富,呈抱球状。肿瘤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双重供血,但以颈外动脉为主…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在邬华彬主任指导下采用经股二处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畸形3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2岁,膝反屈度数最小40°,最大65°,平均54.5°。 二、手术方法 (一)膝下胫骨平台平面于髌韧带两侧作横切口,游离髌韧带并用纱布条提起,从髌韧带两侧凿  相似文献   
10.
先天或后天性的胫骨短缩畸形较为常见,我院1992年~2002年收治胫骨短缩畸形3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