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性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面颊部毛细血管极度充血、扩张,受寒冷低温刺激后,血管血流缓慢、皮肤绀紫。我国青藏高原、甘肃及新疆地区多见。由于此症具有疾病的定义内容,故可命名为高原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我科自1985年11月至1998年11月共诊治25...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研究徐彦春,孟全林,邹明智,朱春年,王梦平,杨晓萍,马爱红,颉玉胜银屑病为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原因复杂,各家学说不一,对于银屑病与性激素的关系,国内郑氏[1]曾报道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平均值,孕酮...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制剂影响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脂质体制剂对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大鼠背部皮肤,分别浸入空白脂质体混悬液、0.125%脂质体荧光素钠混悬液、PBS溶液中,8h后在H-600型透射电镜下观察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同一大鼠背部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经脂质体混悬液处理的大鼠皮肤表皮,尤其是皮肤角质层深层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角质浅层疏松,细胞问裂隙增大,电子密度增强,深层张力丝明显增多;棘层细胞胞质中板层小体增多。结论:表皮各层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与脂质体增加药物渗透性的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迪银片治疗48例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8、IL-10和PRL、E2含量的变化.方法4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接受迪银片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分别检测IL-8、IL-10和PRL、E2.结果①治疗前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8、PRL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1);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女性银屑病患者雌二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经迪银片治疗后,IL-8、PR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女性银屑病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IL-8、IL-10和PRL含量异常,提示其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治疗前后三种激素的变化,提示迪银片可以改善银屑病患者免疫-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5.
皮康王治疗六种皮肤病1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1996年10月采用云南昆明滇虹天然药物厂生产的皮康王(复方酮康唑乳膏),乳膏进行六种皮肤病计165例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65例中男97例,女6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7岁;病程1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及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与马拉色菌相关病例的特殊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治疗。结果 7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相,经在含脂质的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出马拉色菌,抗真菌治疗有效。1例表现为甲营养不良的患者甲屑中发现有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结论在非花斑癣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菌丝可能与其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其他营养脂类制剂有关。马拉色菌可以引起甲真菌病。  相似文献   
7.
玉屏风散加味方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3组,甲组49例采用单纯中药煎液内服,乙组48例单纯咪唑斯汀片内服,丙组51例采用中药煎液联合咪唑斯汀片内服。结果丙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P均<0.01),且复发率低(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3岁,因全身皮肤起水疱伴破溃糜烂3个月入院。两年前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口服复方青黛丸、迪银片等药物治疗,皮损减轻。3个月前无任何诱因躯干出现少许粟粒至黄豆大的水疱,部分水疱出现于原银屑病皮损之上。经中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入院前10天银屑病皮损加重且全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65岁。因上唇部丘疹 2月来诊。 2月前无明显诱因上唇部出现一约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 ,无自觉症状 ,未治疗。丘疹迅速增大至黄豆大 ,表面角化明显。体检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口唇右上侧见一约 0 .5cm× 0 .5cm大小淡红色丘疹 ,丘疹顶端角化明显 ,角化层不易去除 (图 1)。临床诊断考虑为皮角 ,遂进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切片显示 :表皮凹陷如火山口样 ,其中充满角质物 ,底部表皮增生 ,表皮突不规则向真皮内延伸 ,内见不典型细胞 ,真皮内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 (图 2、3 )。结合临床 ,确诊为角化棘皮瘤。图 1 口唇右…  相似文献   
10.
女阴汗管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2 5岁。外阴部丘疹 4年 ,瘙痒 1年。 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大阴唇出现少量针头大肤色丘疹 ,无自觉症状 ,未介意。不久 ,皮疹增大、增多 ,渐发展至右侧大阴唇 ,呈对称分布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形丘疹 ,未见水疱、糜烂及渗出。近 1年来自觉皮损瘙痒 ,以夏季明显。曾多次在院外以“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治疗 ,病情无好转。既往体健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双侧大阴唇对称分布密集性淡黄色、正常肤色半球形丘疹 ,为粟粒至绿豆大小 ,中等硬度 ,皮疹之间互不融合 (图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