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在水通道蛋白磁共振分子成像(AQP MRI)上的改变。材料与方法 3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经历1 h的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建立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在恢复再灌后48 h行MRI检查采集T2 FLAIR、常规DWI及AQP MRI图像,并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AQP4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在T2 FLAIR上可见明显的高信号病灶,其T2信号的差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假手术组(56.655±7.359和2.334±2.203,P0.01);实验组病灶的ADC值差值百分比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24.491±1.924和-0.960±3.824,P0.01);AQP ADC结果显示实验组的AQP ADC值的差值百分比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25.218±8.839和0.209±1.279,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患侧的AQP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将实验组单只大鼠的AQP ADC图像与其相应的免疫荧光结果对比显示,AQP ADC值高的区域,AQP4阳性染色减少,而AQP ADC值低的区域,AQP4阳性染色增多。结论 AQP MRI能够在体显示水通道蛋白的分布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程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涛  尚祥  彭晓澜  江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17-2418
目的:对利用MRI诊断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125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5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使用GE signaprofile 0.2T永磁低场强MRI系统及Siemens Avanto I-Class 1.5T超导高场MRI系统。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快速SE序列T2WI成像和STIR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25例患者共有189处骨髓信号异常,158处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1处为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STIR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STIR脂肪抑制序列最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X线摄影及超声成像特点及病理类型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3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04例≤40岁和200例40岁,分析两者在X线摄影、超声和病理上的差异。结果青年组X线表现以高密度肿块伴/不伴钙化为主,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回声。青年组和中老年组X线和超声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00)。青年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为主,与中老年组对比差别不大(P=0.875),组织学分级主要为Ⅱ-Ⅲ级,高级别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28);青年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中老年组高(P=0.042)。两组均以Luminal B型为主,但青年组Luminal B型中Her-2阳性占多数。青年组Her-2 rich型及三阴型乳腺癌发生率较高(P=0.000)。结论女性青年型乳腺癌X线及超声表现与中老年组有差别,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分子分型结果均提示预后不佳。青年型乳腺癌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提示需重视早期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信号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32例具有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特征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并对患者的病种类、影像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例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中表现为叶片状异常强化者15例,结节样异常强化者9例,弥漫细线样异常强化者6例,结节样异常强化和细线样异常强化并存者2例。结论 MRI是检出脑顶叶病变敏感而有效的方法,不同形态的异常强化的MRI表现与不同病因之间有一定关系,对鉴别肿瘤性具有重要价值,对某些不同病因的脑顶叶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后脑缺血大鼠模型在AQP MRI上的改变。方法 5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预处理组、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预处理组和脑缺血组分别经LRP预处理或阴性预处理后经历1 h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建立脑缺血模型。在恢复再灌后48 h行MRI检查采集T_2FLAIR、常规DWI及AQP MRI图像,并行TTC染色。结果预处理组大鼠的梗死面积较脑缺血组显著减少(P0.05)。预处理组病灶的T_2信号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01),但较脑缺血组显著降低(P0.001);预处理组的AQP ADC值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01),但相比脑缺血组有所增高(P0.05)。预处理组AQP ADC值的改变呈多样化,而脑缺血组的AQP ADC值表现为均匀地降低。预处理组大鼠AQP ADC的差值百分比变化与T_2值及传统ADC值的差值百分比变化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脑缺血组大鼠AQP ADC的差值百分比变化与T_2值的差值百分比变化呈负相关(r=-0.832,P0.01),与传统ADC的差值百分比变化呈正相关(r=0.822,P0.01)。结论 AQP MRI能够在体显示AQPs的分布情况,是帮助深入探索LRP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卵巢癌等常见附件病变误诊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对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良性病变84例,交界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6例。MRI定性准确104例(83.2%),21例误诊(16.8%)。16例恶性病变中13例的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符,3例MRI分期较病理分期偏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25×10~(-3) mm/s、1.081×10~(-3) mm/s、0.928×10~(-3) mm/s,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附件良性和恶性(特别是交界性)囊实性病变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总体来说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部分病变在MR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误诊病例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 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对乳腺 MRI 非肿块强化(NME)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123个病灶)患者乳腺 MRI NME 病灶的乳腺 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恶性99例,良性24例,乳腺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的敏感度分别为72.73%、65.66%、84.85%,特异度分别为66.67%、79.17%、79.17%,准确度分别为71.54%、68.29%、83.7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2.86%、94.8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21%、35.85%、55.88%。MRI 对 NME 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乳腺 X 线摄影和超声(P <0.05)。且 MRI 与 MRI+乳腺 X 线摄影及 MRI+乳腺 X 线摄影+超声结果相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 对于乳腺 NME 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MR-DWI)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AQP-MRI)对脑缺血半暗带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缺血组(25只,缺血1、3、6、24、48 h各5只)和对照组(5只),缺血组经历1h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脑缺血模型,两组分别行多模态MRI扫描,采集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T2-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标记(ASL)及AQP-MRI(18b值DWI)图像。将AQP-MRI与T2-FLAIR不匹配的区域与传统DWI/T2-FLAIR不匹配和ASL/DWI不匹配作比较,验证AQP-MRI对缺血半暗带的诊断价值,并结合组织病理学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在每个时间点各序列均未见异常信号。缺血组24 h内,AQP-MRI/T2-FLAIR不匹配面积与DWI/T2-FLAIR不匹配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 h内,AQP-MRI/T2-FLAIR不匹配面积与ASL/DWI不匹配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 h内半暗带区相对比值与梗死区相对比值及正常脑组织相对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半暗带区是正常脑组织向坏死转变的过渡。结论与传统的不匹配相比,AQP-MRI/T2-FLAIR不匹配可多层次、更精准地实时动态显示缺血半暗带。AQP-MRI与T2-FLAIR相结合可对缺血半暗带的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60例,据组织学分型分为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所有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比较各组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数率常数(Ke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在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价值。结果:宫颈腺癌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宫颈鳞癌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组(P<0.01)。ROC曲线分析得出ADC、Ktrans、Ve、Kep鉴别宫颈癌病理类型的AUC分别为0.726、0.798、0.719、0.685;DWI+DCE MRI鉴别宫颈癌病理类型的AUC为0.849。中、低分化组患者ADC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低分化组患者ADC水平明显低于中分化组,Ktrans、Ve、Kep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P<0.01)。ROC曲线分析得出ADC、Ktrans、Ve、Kep鉴别宫颈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25、0.815、0.659、0.741;DWI+DCE MRI鉴别宫颈癌分化程度的AUC为0.869。结论:DWI、DCE-MRI检查参数水平变化与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存在一定联系,多模态MRI在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