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造影和肝动脉栓塞术对胆道术后胆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9例在胆道手术后 7天到 3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并采用明胶海绵和微钢圈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肝动脉造影检查可见肝动脉假性动脉瘤 3例 ;肝动脉弥漫性出血 3例 ;右肝动脉胆道瘘 2例和肝动脉小肠瘘 1例。通过肝动脉栓塞控制胆道出血 7例 ,其中 1例再出血。 7例患者随访其中 3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 2例因技术原因无法止血 ,数天后死亡。结论 胆道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怀疑是胆道出血 ,应首先采用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同时尽可能早地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 ,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关系的研究:CT-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孤立性肺结节与周围血管的CT-病理对照观察,试图对SPN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80例SPN作肺部CT常规10mm加局部薄层扫描,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形态并作测量和分类。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良性SPN32例,恶性SPN48例,血管集束征的总出现率为85.0%,其中恶性SPN为93.8%,良性SPN为71.9%,两者的差别不显著性意义。血管集束征可分为五种表现类型,在良、恶性SPN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提出碘油化(lipiodolization)一词是指将多种药物加入碘油中,并注入肿瘤供养动脉来达到选择性肿瘤化疗目的。材料和方法:1982年至1987年,200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含碘油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其中51例随后作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比分析亚洲肿瘤峰会(AOS,2016)标准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对乙型肝炎性小肝细胞癌(sHCC)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130例疑诊乙型肝炎性sHCC患者(共172个肝结节,直径均≤ 30 mm)进行上腹部CT及MR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AOS标准及LI-RADS诊断乙型肝炎性sHC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直径≤ 30 mm病灶:AOS标准诊断sHCC的敏感度为55.00%(44/80),特异度92.39%(85/92);LI-RADS分级标准的敏感度100%(80/80),特异度67.39%(62/92)。②直径<20 mm病灶:AOS标准诊断的敏感度为40.00%(10/25),特异度94.34%(50/53);LI-RADS分级标准的敏感度100%(25/25),特异度71.70%(38/53)。结论 对于诊断乙型肝炎性sHCC,LI-RADS标准较AOS标准的敏感度更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PAL的CT、MRI表现,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其中8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1例(18个病灶)接受CT检查,6例(11个病灶)接受MR检查,4例同时接受CT和MR检查。结果 9例为双侧病灶,4例单侧病灶,共22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2.60~13.40 cm,16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2个呈不规则形,4个基本保持肾上腺形状。18个病灶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9个病灶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CT或MR增强扫描中,病灶均呈轻中度渐进性均匀或不均强化,其中4个在MR增强静脉期或延迟期出现网格状强化。结论 PA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LDH检查可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5例肝脓肿的CT平扫与增强扫描表现,平扫表现为9例低密度灶,其余6例为不均质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可见边缘环状强化(10/15),其中6例出现“环靶征”,为肝脓肿较可靠的CT征象,作者认为肝脓肿的各种CT表现与其感染原无明显关系,并分析了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评价(附2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于术前做B超和DSA检查,22例行胰腺CT扫描,10例行MRI检查。结果:4种影像学方法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DSA 82%(23/28),超声57%(16/28),CT 41%(9/22),MRI90%(9/10)。DSA与超声。MRI相结合使本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3%(26/28)。结论:MRI和DSA是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高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有Whipple三联征患者,应首先选用超声和MRI或螺旋CT检查,特别是MRI或螺旋CT薄层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当上述无创检查方法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进一步行胰血管造影,多种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DSA确诊的ASO患者50例,均行256层iCT血管造影,其后于两周内行DSA造影或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SO的效能,计算与DS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共检测730段血管,CTA诊断ASO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9.34%(453/456)、96.35%(264/274)、97.84%(453/463)、98.88%(264/267)和98.22%(717/730);CT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共686段与DSA相符,符合率为93.97%(686/730)。结论 256层iCT血管造影检查无创、方便,诊断ASO和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准确率高,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造影对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造影对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彭志毅,曾维新,周先勇,林贵小肠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小肠肿瘤,但常规钡剂检查常不易发现病灶 ̄[1,2]。近来,采用血管造影明显地提高了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率。笔者通过本组经血管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分析,来探讨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