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大切口疝引起的腹壁巨大缺损修补较为困难,作者采用未经特殊处理的新鲜小牛心包作材料,对腹壁缺损进行修补,先经动物实验,后应用于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手指尖上出现数目不等的不同长度、宽度的浅沟,从皮印纹上看到的阴性沟纹称白线,或称脊线断离,它是一种畸形纹,民族间与种族间频率各不相同,国外研究报告较多,国内目前未见报告。 观察方法 对新疆塔城、莎车地区和塔什库尔干县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锡伯、塔吉克五个民族和汉—俄第Ⅰ、Ⅱ代混血儿的正常农牧民及中小学生共5608人(男2923人,女2685人),平均24.3岁,采用油墨滚筒印取双手皮纹,在放大镜下观察,最终用DBASEⅢ+自编程序微机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家族性息肉病家系,发现该家系四代58人,其中之5人发病,现报道如下。 病例报告 先证者女性,45岁,从18岁开始腹泻,2~3次/日,逐年加重,40岁起便血。结肠镜检查:见粘膜表面密布大小不等息肉状腺瘤,直径0.3~1cm,病理报告:结、直肠息肉腺瘤癌变。45岁死亡。 先证者之父,16岁开始腹泻,稀便,继之血便,8~9次/日。乙状结肠镜检:见肠粘膜表面密布大小不等息肉,28岁死亡。兄弟无类似病症。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40岁,农民.左侧颈部囊性肿物9个月,呈进行性肿大.近一个月来感轻微心慌胸闷,以平卧时为甚,左侧卧位减轻,饮食正常.体检:T36.2℃,P68次/分,BP17.3/10.1kPa,发音正常,颈部左侧可见巨大性囊肿,皮肤明显隆起,约10×8×6cm,质软,囊性感,有波动,无触痛,压之不缩小,表面光滑,界限清,透光试验阳性,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病检诊断:囊性水  相似文献   
6.
“六六六”自从工业上大量采用人工合成方法制造以来,已经广泛地使用于预防虫媒性传染病及农业生产中,对于扑灭害虫、保证生产,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六六六”是一种苯与液体氯的合成体,在一定的浓度下,除了对于昆虫发挥其毒性作用外,对一般高等动物(哺乳类)经过吸入一定量以后,也能发生中毒作用。至于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也曾经有过报导,但是多半属于制造过程中,引  相似文献   
7.
将紫草用無菌操作剪碎,分为四等份,用生理鹽水制成10%浸液,時间为一畫夜,第一份煮沸10分鐘,第二份经蒸锅高压滅菌15分鐘,第三份滤过滅菌,第四份为10%原浸液,不加任何处理。在培养基礎上分別滴入上述不同处理的藥液2—3滴,放置在室温培养,10日后观察其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外一科通过临床实践,设计、应用了一种手术后合并严重胆道瘘、十二指肠外瘘瘘液自动回收输入装置。经临床应用,证明它对维持患者营养、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方面有较好作用,且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瘘液不需处理,边回收边输入等优点。现介绍如下。(一)瘘液自动回输装置结构:见附图。(二)瘘液自动回输装置有关说明:图中1为500毫升输液瓶,其上端之橡皮塞有2孔,分别插入长、短玻璃弯形管各1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疆塔城市、额敏、裕民、乌苏三县一市的汉族男性与俄罗斯族女性通婚后第一代混血儿438名(男224名、女214名)年龄27—65、平均43岁,进行了以油墨滚筒印取皮纹,观察分析后,最终采用DBASE3自编程序微机处理。 结果与分析 (一)指端纹型:W均值为40.87%,(男42.93%、女38.8%、P<0.01);L均值为53.02%(男Lu52.31%、Lr 1.51%,  相似文献   
10.
继透射电镜观察低温冷冻对申克氏孢子丝菌的超微结构的危害的研究之后[1],以扫描电镜再次观察其表面微观改变,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