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脾LAK细胞培养上清有前后两个杀伤活性高峰,以第11d为界,第一个活性高峰与上清中BLT酯酶活性呈正相关。含血清和无血清的培养体系产生BLT酯酶的机理可能不同。在有高活性rIL-2时,BLT酯酶的分泌与无血清培养液中有无2-ME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白细胞介素Ⅱ(IL-2)在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作表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诱生IL-2活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监测体质的变化情况。我们于1991年11月对某中心实验室长期工作在有机环境中的工作人员PBLS诱生IL-2的水平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实验组10人,男女各半,平均年龄44.7岁,为某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年龄平均在20年以上,长期接触苯、三氯甲烷,近期主要接触甲基异丁基甲酮。正常对照组10人,  相似文献   
4.
5.
脾LAK细胞与Yac-1细胞共同培养上清的特性观察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张满朝,李秋瑾,吴敏,张宇撰,曾召录观察了脾LAK(sLAK)细胞与Yac-1A/Sn小鼠淋巴瘤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测定不同时期共同培养上清中游离核酸...  相似文献   
6.
7.
8.
9.
我们的大量工作证实脾LAK细胞培养上清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而且按不同时相可分为第一个(第11天前)和第二个(第11天后)两个杀伤活性高峰。本工作选用不同温度,酸碱度、胰蛋白酶、α-巯基乙醇(2-ME)、高碘酸钠(NaIO4)、二硫苏糖醇(DTT)、8-巯基喹啉(8-HQ)、苯甲基磺酰氟(PMSF)、  相似文献   
10.
用中性红摄入和3H-TdR掺入抑制法两种体系建立了定量测定肿瘤杀伤和肿瘤生长因子活性的方法。其关键是对脾LAK细胞与Yao-1细胞共培养后的上清样品进行倍比稀释,并将使Anip肿瘤细胞杀伤率或3H-TdR掺入抑制率增加或减少50%时的上清量作为一个活性单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杀伤率和3H-TdR掺入抑制率之间并无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