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乙琥胺(Ethosuximide,Suxinut-in,Zarontin,Zarondan) 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失神小发作及局性灶性癫痫。对此药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很不够。成人于投药后3小时内即可达到最高血浆浓度,表观分布容积为0.72L/kg。动物中,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对此药的代谢情况并不清楚,但大部分羟化衍生物可于尿中排出。在人类的半衰期估计为30~60小时。其有效的血浆浓度在40~100μg/ml之间。  相似文献   
2.
过去10年有很多报告已证明肾脏疾病与HBV感染之间有密切关系.虽曾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伴有乙肝抗原的报告,但已被公认膜性肾小球肾炎(MGN)可能是由HBV感染所致.作者随访了16例伴有HBV感染的小儿MGN,观察到一些实验室及病理所见与12例不伴HBV感染的小儿MGN(即原发性MGN)不同.本文叙述了HBV相关性MGN(HBV-a MGN)的临床、实验室及活检所见,同原发性MGN(IMGN)作比较.  相似文献   
3.
肾小管酸中毒(RTA)国内文献有报道,其合并症亦表现多样化。我科于1988年3月收治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合并右股骨干骨折一例。 男患儿,3岁,父母非近亲婚配,病前无用药史。多饮多尿一年半生长发育显著落后,仅相当于1岁小儿的生长发育标准。身长78cm,体重10kg,头围46cm,胸围47cm,步态摇摆,皮肤干燥,弹性差,口唇干裂,双侧肋缘外翻肋,串珠征( ),双手手镯征( ,)双下肢呈X形,踝间距为4.0cm。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2.5~3.0cm。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4.
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于1971年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制定了14条临床诊断标准,出现4条或以上的病人应考虑为SLE.此后,有很多以肾活检证实为狼疮性肾炎的病例报告,而在起病时缺乏必要的诊断标准,这些病人几乎全部有中度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但SLE有急性肾衰而无肾外表现的SLE病例尚无报告.作者报告了两例儿科SLE病人,唯一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肾衰(ARF).然此二例在诊断早期无SLE的肾外表现,未能达到ARA对该病的诊断标准,而特异性血清学(C_3、ANA及抗-DNA等)及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确诊为SLE.  相似文献   
5.
儿科临床工作中,低血糖的快速诊断及处理极重要。传统上将婴儿及儿童时期低血糖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归结于血糖的激素调节或葡萄糖的重要产生过程,即糖元分解和糖元异生作用。但近10年,更加清楚:氨基酸(AA)及肪脂酸(FA)代谢过程中酶的缺陷可能以低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AA 及FA 代谢缺陷分类有几种通常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自1960年左右在日本发生后,近10余年来在许多国家均有报导,且发病数有逐年上升之势。我国自1978年在上海、北京等地区报告后,在其他省市区相继均有报告,至1985年累计病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简称二叶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本例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窦动脉瘤、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生前由B超作出诊断,尸解得到证实。本文就其主要异常报道如下: 患儿男,5个月。因发热、咳嗽,于1988年3月7日以“先心病”、“肺炎”入院。系第1胎足月顺产,初生体重3kg,未患过其它疾病。其母孕2~3个月时,曾患感冒,服过速效感冒胶囊。查体:体温37℃,心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消炎痛三剂疗法治疗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合并呼吸道疾病时,复发率很高,约3O%病例再发生在到右的分流。作者在3次连续性对照研究中发现,消炎痛给药后10小时引起导管收缩的血清浓度约1.0μg/ml。延长消炎痛治疗使浓度维持在0.5μg/ml,对抑制两种血管扩张性前列腺素PGI_2及PGE_2是有效的。病人及方法前瞻性研究1982~1985年西德一组32名早产儿sPDA,出生体重650~2900克,胎龄25~34周。试用消炎痛分为负荷期、维持期及清除期。治疗开始剂量为0.2mg/kg,肌注,每次间隔12小时,继续用2次,试图在此负荷期的第3次投药后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8年收治小儿脑内小脓肿3例,均经单纯药物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 男,9岁。因1天来右面部抽搐3次入院。发作时神清,不能讲话,每次约1~10′自止,无发热、头痛及呕吐,发作间期正常。入院体检无异常。头颅CT扫描示左额顶皮层下可见约3.0×3.5cm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扫描该病灶边缘皮层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