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的AI模型对鼻骨区骨折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1000例无骨折患者和1080例有骨折患者的鼻骨CT图像。以2位具有15年以上鼻骨区骨折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一致认定的有或无骨折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使用三维特征2.5D金字塔网络(FPN)深度学习算法建立AI模型并完成鼻骨区骨折定位的训练和测试。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评估AI模型、人工独立检出(2位低年资A、B和1位高年资医师C)以及AI辅助人工检出三种方式对鼻骨区骨折的检出效能。结果:AI模型检出骨折的敏感度为86.64%,特异度为41.99%,符合率为68.71%。AI辅助低年资医师A和B检出骨折的敏感度和符合率较人工独立检出分别提高了24.35%、23.54%和17.81%、1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辅助高年资医师对骨折的检出效能与人工独立检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提高低年资医师对鼻骨区骨折的诊断效能,缩小与高年资医师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通淋化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多发、难治、复发率高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我们用自拟“通淋化瘀汤”治疗该病40例,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23~58岁,其中23~30岁19例,31~40岁41例,41~58岁2...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下腹疼痛27 d,发现右下腹包块23 d于2012年2月21日人院.入院查体:右侧腹壁局限性膨隆,左右腹壁不对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5.0 cm×12.0 cm,上界平脐,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内侧缘位于胸骨旁线,外缘位于腋前线,质地韧,伴有压痛,肿物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大小12.7 cm×16.5 cm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前方腹腔浅层可见液性病变,范围17.2 cm×5.5 cm,内可见分隔及细密点状弱回声.术前诊断为腹腔脓肿(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性大).于2月2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脓肿位于腹膜外侧,脓腔内浓汁呈暗红色黏稠液体.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至1998年8月,我们用自拟“益气通窍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3~48岁,平均31岁;病程1月~15年。大部分为住院病人,少数为门诊病人。全部病例均具有陈发性鼻腔作痒及连续性喷嚏、鼻塞、流涕(多为清水样鼻涕)或嗅觉障碍,头痛,鼻腔粘膜苍白,肿胀。参照总后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依据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15g、白术18g、防风5g、苍耳子20g、半夏10g、白…  相似文献   
5.
益气通窍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怀宇  胡兴明 《新中医》2000,32(1):47-48
自 1 991年 3月以来 ,笔者运用自拟益气通窍脱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5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0例 ,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1 3~ 4 8岁 ,平均 3 1岁 ;病程 1个月~ 1 5年 ;大部分为住院病人 ,少数为门诊病人。全部病例均具有阵发性鼻腔作痒及连续性喷嚏 ,鼻塞 ,流涕 (多为清水样鼻涕 )或嗅觉障碍 ,头痛 ,鼻腔粘膜苍白 ,肿胀。参照总后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依据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 :黄芪 1 5g ,白术 1 8g ,赤芍 1 2g ,防风 5g ,苍耳子 2 0g ,半夏、白芷、柴胡、…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发现腹部肿物1天入院。查体:上腹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8cm×18cm,肿物占据上腹,下缘约达脐水平,质韧,无压痛、扣痛,活动度差。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内可见一巨大的不均质的以细密点状等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大小约17.4cm×16.7cm×11.7cm。肿物周边可见包膜,肿物的内容物具有流动感,肿物上界达膈,下界  相似文献   
7.
张怀宇 《新中医》1997,29(3):51-51
旁路调节法运用举隅张怀宇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旁路调节法,就是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基础上,采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方法,达到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而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以提高缓解率、减小复发率和激素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笔者近来采用中药、强的松、雷公藤片、丹叁(简称四联) 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因发现甲状腺肿物1个月入院,人院查体:颈前外观对称,未见明显肿物隆起;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cIn×1cm,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尚可,可伴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甲状腺左叶及甲状腺峡部未触及明显肿物;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