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膏方调摄为董漱六老师继承先师秦伯未先生临床经验的特色之一。董师拟具膏方强调辨证。补虚重在调益脾肾以为本,疗疾旨在却病驱邪以为辅,寓治于补,熔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2.
治哮十八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沪上名医王正公善用张子和六门三法,董漱六善从六经辨证,两位均擅治哮喘,为笔者老师。今将老师经验,结合自己卅余年临床体会,小结为治哮十八法,试述如下。1.汗法王老善用汗法,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寒乃六淫之首。哮喘患者多系过敏体质,在诸多致敏因子中,以对寒冷之过敏为最甚。故治疗哮喘首宜散寒,宣肺达邪。张子和云:凡解表者,皆汗法也。王老认为,风寒初起,切忌寒凉止遏及镇咳之品,诸如板蓝根、退热冲剂、必嗽平之类。人秋天凉,哮喘患者纷纷发病者皆因寒邪也,当以汗法散之。方用麻黄汤加味: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细辛…  相似文献   
3.
张家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56-2158
4 关于奏折的质疑 刘渡舟先生主编、钱超尘副主编的<伤寒论校注>(称赵开美刻"宋本")还特地在序后印上了"奏折"和许多编校大臣的大名和身份,这是赵刻坊本为提高这本<伤寒论>的身价所加上去的.然反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让人觉得奇怪而疑窦丛生,不妨让我们探讨一下.鉴于年湮代远,史料太多,查阅困难,笔者又非宋史专家,只能挂一漏万、抛砖引玉,以供同道参考和批评指正(单查看一遍宋史得花半年以上时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充分发挥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地加工的深度、精度和广度,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怎样充分发挥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地加工的深度、精度和广度,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乃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驰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分为低钾性、正常血钾性和高钾性三种类型。临床以低钾性多见,本文通过对20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且部分类似格林—巴利综合症,为提请广大临床工作者注意,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快速诱导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经验。方法:15例行气管异物取出的患儿,经快速诱导,经口腔于声门下置入细的硅塑管,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通气,普鲁卡因或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维持麻醉,术中严密监测SPO2,术毕停滴麻醉药,病人清醒后拔管。结果:12例取出异物,3例未取出。11例一次插入气管镜.3例放置2次,1例放置3次。术中无一例发生屏气、呛咳。患儿均于停麻醉药30min内清醒,睁眼,吞咽反射、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吸空气SPO2维持在93%以上,拔管后均未发生喉痉挛及喉头水肿,术后也未发生缺氧。结论: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通气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声门暴露良好便于气管镜的插入,术中不发生屏气、呛咳,病人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但术中及术后均需加强监测(尤其是SPO2)。  相似文献   
8.
96例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保证新生儿围手术期的安全,总结新生儿麻醉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96例新生儿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婴均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但有3例于术后12h死亡.与麻醉无关。术中选用氯安酮麻醉较多.术中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结论:严格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准确评估病情及选择恰当麻醉方法是新生儿手术成功的关键,精心的麻醉管理和合理使用药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重量枕颌双环牵引、手法快速整复,配合手法治疗、运动疗法、意气攻气疗法以及颈部气动牵引固定器等,共治疗43例不同程度的截瘫患者,其优良率为53.5%有效率95.4%。此疗法能增强心肺功能和食欲,改善睡眠及膀胱功能,保护皮肤,防止褥疮,缓解肢体痉挛和疼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还可消除截瘫患者悲观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康治本伤寒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传入我国的日本《康治伤寒论》据称系唐抄本。笔者细阅为此书非唐抄本。此书首刊于日本昭和四十年(公元1965年),由日本民族医学研究所发行,据称系睿山僧入唐时在“贞元乙酉”年誊写(公元805年),后于康治二年(公元1143年,即南宋绍兴十三年)由沙门了纯再写而得以保存,故称为《康治本伤寒论》。全书凡65条,50方。无卷数,无篇日,亦无仲景原序,而其内容实未出宋本《伤寒论》之范畴。兹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