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为分子靶点指导胃癌患者临床用药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103例胃癌患者HER2及VEGF的状态,同时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ER2的状态,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胃癌中HER2扩增率约为11%(11/103),在阳性病例中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dridization,FISH)方法的符合率为90%,具有相关性(P<0.01);②HER2的扩增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及Lauren分型相关(P<0.05);③胃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约为24%(25/103),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Lauren分型相关(P<0.05);④HER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HER2、VEGF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特别是分化较好的胃管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及VEGF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对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CNE2细胞上皮问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NE2细胞,以0、20、40、80μg/ml蛇床子素分别处理CNE2细胞24、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其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0μg/ml蛇床子素处理组为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着蛋白(E-e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Writ/β-eatenin信号通路组分B.e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24h和48h后,0、20、40、80μ/ml蛇床子素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00%±0.00%、7.45%±0.87%、14.12%±2.29%、27.26%±0.43%和0.00%士0.00%、13.44%±0.84%、29.03%±0.78%、57.49%±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4.33,P〈0.001;F=1041.40,P〈0.001),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采用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0、20、40、80μg/ml)处理CNE2细胞48h后,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为52.13±4.49、29.00±4.49、18.50±1.93、13.75±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37,P〈0.001),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采用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0、20、40、80μg/ml)处理CNE2细胞48h后,细胞侵袭数分别为46.63±2.87、24.13±2.87、16.75±5.29、11.00±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92,P〈0.001),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采用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0、20、40、80μg/ml)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细胞48h后,β-cadherinmRNA(1.00±0.13、2.61±0.03、3.12±0.09、3.60±0.06;F=20.92,P〈0.00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0.22±0.03、0.35±0.01、0.60±0.04、0.82±0.03;F=178.6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采用不同浓度蛇床子素(0、20、40、80μg/ml)处理CNE2细胞48h后,vimentin的mRNA表达(1.00±0.12、0.68±0.03、0.56±0.01、0.40±0.09;F=9.48,P〈0.010)、B-eatenin的mRNA表达(1.00±0.14、0.78±0.04、0.69±0.07、0.46±0.12;F=4.84,P〈0.050)和eyelinD1的mRNA表达(1.00±0.09、0.82±0.03、0.58±0.09、0.40±0.03;F=9.49,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mentin的蛋白表达(0.85±0.02、0.74±0.01、0.34±0.01、0.27±0.01;F=610.58,P〈0.001)、B-eatenin的蛋白表达(0.83±0.00、0.44±0.02、0.39±0.00、0.23±0.03;F:985.74,P〈0.001)、cyelinD1的蛋白表达(0.86±0.02、0.67±0.00、0.35±0.01、0.25±0.0l;F=910.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进-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抑制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干扰乳腺癌扩增基因3(amplifiedin breast cancer 3,AIB3)对乳腺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通路关键分子smad2、smad3及转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3组靶向AIB3的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siRNA干涉效果以及smad2、smad3与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组合成的靶向特异性siR-NA均可有效抑制AIB3基因表达;干涉AIB3可同时显著下调smad2、smad3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成功设计有效干扰AIB3的siRNA序列,在乳腺癌细胞中应用siRNA干扰AIB3可有效抑制TGF-β通路和转移相关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干扰AIB3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为分子靶点指导胃癌患者临床用药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103例胃癌患者HER2及VEGF的状态,同时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ER2的状态,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胃癌中HER2扩增率约为11%(11/103),在阳性病例中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dridization,FISH)方法的符合率为90%,具有相关性(P<0.01);②HER2的扩增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及Lauren分型相关(P<0.05);③胃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约为24%(25/103),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Lauren分型相关(P<0.05);④HER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HER2、VEGF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特别是分化较好的胃管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及VEGF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对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组织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LC1表达。结果TSLC1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8.4%(48/12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无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相关(P<0.001)。ER+(阳性)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ER-(阴性)患者[28.4%(25/88)与62.2%(23/37)];同样,PR+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PR-患者[24.3%(17/70)与56.4%(31/55)]。Z检验显示在ER+PR-的乳腺癌患者中TSLC1-和TSLC1+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与14.3%,P=0.007),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SLC1不是ER+PR-乳腺癌患者独立的危险预后因素(比值比10.696,95%可信区间0.988~115.843,P=0.051)。结论TSLC1在乳腺癌致病机制中与ER、PR相关,可作为临床ER+PR-乳腺癌患者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GTvision两步法检测样本中E-cad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E-cad主要定位在细胞膜,3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的低表达率为51.4%(18/35),其表达与临床肿瘤分期(P=0.009)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4)。E-cad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1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示E-cad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风险比0.241,95%置信区间0.072~0.814,P=0.022)。结论 E-cad低表达或缺失更容易引起三阴性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炯玉  张凡  庄轶轩  陈鑑  洪超群 《中草药》2018,49(16):3854-3860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细胞增殖、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的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24-low的表达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MTT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20、40、80μg/m L)蛇床子素处理后,CNE2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蛇床子素(40μg/m L)联合放疗后(0、2、5 Gy),CNE2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蛇床子素联合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后,鼻咽癌CNE2干细胞中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分离培养稳定传代的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性细胞。细胞CD44+/CD24-low、ALDH+的表达高于亲本细胞(P0.05);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干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明显降低,蛇床子素+放疗组显著低于蛇床子素组及放疗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加,放射剂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蛇床子素+放疗组显著低于蛇床子素组及放疗组(P0.05);结论蛇床子素能有效抑制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蛇床子素抑制肿瘤干细胞p-GSK-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干细胞增殖,促进了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特点以及两组E-钙黏蛋白表达情况来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对于预后的判断。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113例,所有资料临床数据可溯源,且随访完整。采用统计软件对"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转移、月经状况、E-钙黏蛋白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相比,E-钙黏蛋白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E-钙黏蛋白低表达者,生存曲线有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钙黏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早期转移、远处转移部位多少、绝经状态以及ER表达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用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本组患者腋窝淋巴结数目、远处转移部位多少为三阴及非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R阳性且E-钙黏蛋白低表达的非三阴乳腺癌生存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E-钙黏蛋白表达低者预示生存时间缩短,同时E-钙黏蛋白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E-钙黏蛋白表达对于乳腺癌预后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与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确定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50例卵巢癌组织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AIB1、E-cadher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Ki-67等的表达.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AIB1阳性表达率[68%(34/50)]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8%(1/13)](P<0.01),E-cadherin表达下调率为60%(30/50).AIB1阳性表达率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36),有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27),Silverberg分期G3期高于G1+G2期(P=0.003),浆液性腺癌高于非浆液性腺癌(P=0.049),ER阳性高于ER阴性(P=0.000),Ki-67阳性高于Ki-67阴性(P=0.009);E-cadherin表达下调率在FIGO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44),浆液性腺癌高于非浆液性腺癌(P=0.002),ER阳性高于ER阴性(P=0.021),Ki-67阳性高于Ki-67阴性(P=0.035).AIB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26).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AIB1与E-cadherin表达情况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卵巢癌发展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