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POV)的CT及MRI表现。方法临床诊断的30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9例行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21例行MR扫描,4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30例中30只患眼,左眼18例,右眼12例,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眼睑3例,眼眶前部1例,眼眶后部(球后)17例,眼睑和眼眶前部5例,眼睑、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形态17例为不规则块状,4例为卵圆形,9例为不规则条状。CT冠状位,病变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有明显强化;静脉石2例;眶骨受压变薄、眶腔扩大3例。MR扫描,颈部加压后25例均显示病变,11例呈等T1长T2信号,7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等T2信号,6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的22例中,14例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横断位和冠状位及颈部加压或俯卧位MRI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人体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应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骨内的重要组织器官具有复杂而精细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诸如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耳科手术对手术的应用解剖要求极高。传统的颞骨解剖教学仅仅停留在平面示意图或模型教学的水平上,其三维立体空间解剖信息和精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受到颞骨标本来源的限制,又使得大量的尸颅解剖和颞骨训练不能广泛开展。而建立在数字化人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颞骨解剖技术不仅包含全部三维空间解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界面与学员互动,具有信息真实、直观生动、形式丰富、易于理解的特点,成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耳部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部结构细小复杂,显示该区域的解剖及病变(图1~22)需要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技术及灵活的图像后处理.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应用提高了耳部的影像学诊断水平,要求影像医师及时更新知识[1~11].基于这种现状,下面重点讲述如何选择耳部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怎样掌握正常影像学表现和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现在非常热门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4.
泪腺窝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泪腺肿块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 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泪腺窝肿块病人的CT。结果:50例病人中泪腺良性混合瘤18例,占36% ,CT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6例,占12% ,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并伴有骨质破坏;炎性假瘤3例和Mikulicz综合征2例,表现为泪腺增大呈长扁形肿块,肿块包绕眼球并伴有外直肌增粗;淋巴瘤4 例,占8% ,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肿块包绕眼球;皮样囊肿17 例,占34%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呈低密度,CT值为- 80HU 左右。结论:CT可准确地显示肿块的形状、边缘、大小、密度和范围,并可作出一定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61耳临床诊断明确的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结果 55耳HRCT表现耳囊骨密度减低区,6耳HRCT未发现异常.HRCT表现异常的55耳中,6耳仅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6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镫骨底板增厚及耳蜗周围低密度区,11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前庭窗后方低密度区及镫骨底板增厚,2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和镫骨底板增厚,1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及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影,2耳仪表现为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区.结论 HRCT可显示耳囊骨质及镫骨底板异常,有助于进一步证实耳硬化症诊断.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对检出颅底复杂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对颅底复杂骨折检出的价值.方法 对38 例颅底骨折患者的螺旋CT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MPR、MIP、VR、SSD),所得重组图像经2 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读.结果 38 例颅底骨折累及颅底多骨及多个孔道,MPR横、冠、矢三个平面重组图像结合可显示所有骨折及受累孔道,4种不同重组方法之间对颅底骨折及累及颅底孔道显示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4.740及75.198,P=0.000),MPR对颅底骨折及孔道累及显示最佳.结论 MSCT MPR技术可较准确地显示颅底骨折,辅以MIP、VR及SSD技术对颅底骨折的显示效果可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鼻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CT诊断价值及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CT。结果:16例鼻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均表现为混杂高密度影,含有不同程度钙化,边缘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鼻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发病部位、大小、侵及范围,并能反映病理结构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开展视神经管骨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在实践中发现部分病例没有视神经管骨折,但是存在眼眶眶尖区,蝶骨平台骨折,伴蝶窦外侧壁,蝶骨小翼的骨折,通过治疗,视力恢复较视神经管骨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好,将此类病例称为视神经管相关区骨折所致视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称为经颅视神经松解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其中1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43例中多形性腺瘤20例,腺淋巴瘤6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囊肿、鳃裂囊肿、淋巴管瘤各2例,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畸形和脂肪瘤各1例。33例肿瘤位于腮腺浅叶;36例形态规则,7例形态不规则;40例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楚,3例分界不清;20例密度均匀,23例密度不均。增强后10例不均匀强化,1例(脂肪瘤)未强化。结论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中10例肿块中心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1例位于鼻腔顶部的前方,1例占据整个鼻腔,1例位于上颌窦,1例位于鼻咽部.8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6例形态规则,边界较清楚.肿块信号多不均匀,在T1WI以等或略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明显强化.肿瘤侵犯筛窦12例、颅内11例、眼眶10例、蝶窦5例、鼻中隔上部5例、上颌窦4例、额窦3例、翼腭窝2例、鼻咽2例、视神经管2例、斜坡1例、鼻泪管1例、面颊部1例.结论 鼻腔顶部的中后方肿块并穿越筛板侵犯嗅沟区,是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征性改变.MRI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可为临床分期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