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掌握天津市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基本情况,探讨设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天津市111家医疗机构中的401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X射线多功能剂量仪等设备,按卫生行业标准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状态检测与评价。结果 401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初检合格率为90.0%,X射线摄影机的初检合格率低于X射线透视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机(CT机)(χ2=9.203、3.383、5.754,P<0.05)。摄影机中合格率最低的为屏片X射线机,其次为乳腺X射线机和数字X射线摄影机(DR),主要不合格指标分别为输出量重复性、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和极限空间分辨力。X射线摄影机中无基线值占比最高的是DR。X射线摄影机不满足检测条件占比高于X射线透视机(χ2=8.216,P<0.05)。摄影机中屏片X射线机不满足检测条件的占比最高,其次为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此项研究401台设备中,私立医疗机构的初检合格率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设备的初检合格率低于进口设备(χ2=4.576,P<0.05)。结论 天津市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含有不合格项目、无基线值和不满足检测条件设备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天津市81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35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中,符合率最低的为警示标志和个人防护用品。46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中,防护措施评价合格率为73.9%~100%,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个人防护用品;放射防护管理评价合格率为95.7%~100%,其中防护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为97.1%,设备质量控制验收初检合格率为98.6%。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完成率、机房单边和面积、工作场所布局和分区、通风、屏蔽措施、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等均全部满足法规或标准的要求,部分评价内容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评价工作,特别是不符合项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6个行政区内172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质量控制检测,了解天津市6个行政区医用X射线摄影机的性能指标状况。方法根据医院级别和性质将医疗机构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标准对其中共性的9项指标进行检测,9项指标均合格的设备被判定为合格。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样本组间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的χ2检验,多组样本间率的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结果在172台设备中,合格的设备占69.2%;不合格指标主要是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和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三级医院设备合格率为82.4%,高于一级医院的51.9%和民营医院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2、9.599,均P < 0.01);三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有率为7.35%,低于二级医院的27.5%、一级医院的92.6%和民营医院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7、64.184、54.478,均P < 0.01);二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有率也低于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2、19.932,均P < 0.01);在用设备使用年限大于10年的,三级医院占16.2%,低于一级医院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3,P < 0.01)。结论天津市6个行政区二级、三级医院医用X射线摄影机性能状态良好,一级和民营医院需进一步优化设备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基本情况,以便改善其防护现状,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用方便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天津市全部行政区域105家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9家、二级医疗机构10家、一级医疗机构22家、民营医疗机构54家)中的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包括X射线摄影机、X射线透视机、CT机房)413个、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包括后装机和加速器机房)13个和核医学工作场所(包括PET/CT和SPECT/CT机房)8个]进行辐射防护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的χ2检验。 结果 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整体初检合格率为95.4%(414/434)。放射诊断中CT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79.6%(43/54),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95.5%(128/134)]均低于X射线摄影机机房[99.6%(224/22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11.820,均P<0.05)。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不合格指标均为机房门。放射治疗中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81.8%(9/11)。加速器机房的不合格指标为机房墙体(主墙的次屏蔽区)。后装机及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均为100%(2/2、8/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和近台同室操作的X射线透视机透视防护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为100%(35/35)。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7.4%(38/39)和93.3%(265/284)。一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为100%(34/34、77/77)。民营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初检合格率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P<0.05)。 结论 2019年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现象,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重视与改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防护不合格工作场所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0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8至10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监测对象所属行业类别、辐射源项的基本情况、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配置情况等方面,对天津市辖区35家非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结果 此次调查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港口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1个行业。Ⅱ类射线装置91台、Ⅲ类84台。使用的放射源包括Ⅱ类53枚、Ⅲ类7枚、Ⅳ类88枚、Ⅴ类253枚;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4个、丙级2个。35家非医疗机构中的921名放射工作人员均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0 mSv;共配置个人防护用品274件,个人剂量报警仪194台,辐射剂量监测仪135台。在35家非医疗机构中,分别有29家(82.9%)开展了职业卫生评价和自主检测工作,34家(97.1%)开展了委托检测工作,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为85.7%(30/35)。 结论 天津市35家非医疗机构总体上能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和辐射剂量仪配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及其他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增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意识,减少工作中电离辐射对自身及他人损伤。方法 选取全国不同地区共627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天津市随机抽样共321人,河北省158人,其他地区共148人。对天津市接受调查人员采用现场发放及收回方式,其余地区通过网络无记名形式进行填写和收回问卷。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对辐射防护知识关注度较高(98.13%),但是对辐射防护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另外,个别单位存在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前未能及时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检查等工作。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相对较欠缺,与学历无关。所在单位需要对放射工作人员在防护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方式有所改进或增加相应的讲座。针对不同的工作分类医学和非医学,进行相应的防护教育培训以提高其辐射防护的水平。对个人剂量计佩戴情况和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检查等工作应引起单位和监督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实验室管理干预放射卫生检测能力考核水平的分析,探讨提高放射卫生检测能力考核水平的方法,供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考。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放射卫生能力考核工作逐步发展、日臻成熟,检测技术不断规范。放射卫生机构应加强对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管理手段和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放射卫生检测能力考核水平及应对核辐射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京津地区兽用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放射防护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AQ/T 42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等标准要求,对京津地区16家宠物医院的兽用X射线装置工作场所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工作场所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影响。结果 人员管理方面,职业卫生管理岗位设置、人员培训、个人防护用品、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职业病危害告知以及职业健康监护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1.3%、100%、75%、37.5%和25%。工作场所管理方面,大部分场所布局和分区合理,场所防护和应急实施配置齐全;部分场所存在辐射警告标志不规范,未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公告栏,未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等问题。文件管理方面,所有机构均存在制度文件不完善的情况。结论 16家机构的兽用X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基本符合放射防护要求,但也存在人员和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管理不到位,制度文件不够完善等问题。机构需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学习,主管部门需加强监管,制定相对应的放射防护标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