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是我军履行新使命、推进现代卫勤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难题。本文从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组成、主要任务三个方面,提出我军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构想,旨在促进我军空运医疗后送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实现我军医疗保障效率和质量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复合疲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磷酸化环磷腺苷相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的表达水平,探讨复合疲劳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为对照组、食物限制组和复合疲劳组3组,每组8只.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CREB的表达.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3组大鼠的负重游泳时长、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5d负重游泳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间游泳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8~66.04,P<0.01);与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相比,复合疲劳组大鼠的负重游泳时长明显缩短(P<0.01).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3组大鼠之间第2、3、4天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7.11,P<0.05或0.01);与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相比,复合疲劳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3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P<0.05);与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相比,复合疲劳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3组大鼠海马区p-CREB的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0.07,P<0.01);复合疲劳组大鼠低于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P<0.01). 结论 复合疲劳对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复合疲劳组大鼠海马区p-CREB的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血容量及容量调节性激素的变化,探讨不同反复体位改变试验下人体心血管调节差异的生理学机制。方法30名健康男性随机分组进行头低位(head-down tilt,HDT)/头高位(head-up tilt,HUT)与平卧位(supine,SUP)/头高位(head-up tilt,HUT)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结束后分别进行立位/头低位检查,取每个体位第2分钟时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心钠素(ANP)进行分析。结果与训练前比较,HCT在HDT/HUT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SUP与HUT阶段与头低位检查的SUP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PRA在SUP/HUT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SUP阶段与头低位检查的SUP与HDT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ANP在HDT/HUT模式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HUT阶段较SUP阶段上升边缘显著(P=0.062)。结论 HDT/HUT训练使人体发生血液浓缩,而SUP/HUT训练通过重置压力感受性反射使人体产生不同的心血管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空间站航天员队伍规模需求数学模型和单批次选拔人数模型,为后续我国航天员选拔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航天员选拔训练经验及空间站任务特点,分阶段建立空间站航天员队伍规模需求模型、单批次航天员选拔人数等数学模型,对航天员选拔训练中的多个求解因素采用量化设计,进行优化与求解,并根据求解提出选拔策略。结果建设期队伍规模需求模型结果为15人,运营期队伍规模需求模型结果为30人,现有两批航天员已不能满足建设期需要,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最少人数为11人,空间站运营I期最优求解每6年选拔1次,每次7~8人。结论模型为后续任务航天员选拔人数及周期提出了建议,并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论证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