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偏移对中央挡铅野及盆腔两侧剂量分布和均匀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252例放射治疗后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管口位置,用无菌钡剂小棉球放入官颈管口内,测后取出。在模拟定位机下测量官颈口与人体中线(左右间)、前后中平面(前后野中间)相互距离的关系。结果宫颈口在正中线位的有10例,占4%(10/252);偏右的有53例,占21%(53/252);偏左的有189例,占75%(189/252)。其中偏移在2cm以上83例,占33%(83/252)。左右最大的偏移为6cm。宫颈口在正中平面位者(前后野中间)有5例,占2%(5/252);偏前者有199例,占79%(199/ 252);偏后者有48例,占19%(48/252)。偏移在2cm以上者有38例,占15%(38/252)。前后最大偏移为5cm。结论宫颈口前后移位对放射剂量分布、均匀性无影响;而左右偏移,对挡铅后,算量的放射剂量分布与均匀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奈达铂(NDP)放疗增敏作用、毒性反应,以及处理措施。方法NDP化疗为主方案(NDP 5Fu)的应用和放射治疗的同步进行。结果近期疗效GR10例,PR5例,骨髓抑制:WBC多为I°,约占60%,Pler I°5例,约占30%,Hb I°8例,约占53.3%。胃肠道反应轻。结论增敏作用肯定,耐受好。WBC影响相对小,而Plet、Hb影响略高,胃肠反应较小,无需水化。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3D—CRT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QC)方法。方法采用拓能系统的固定装置、计划系统、激光灯、弓形尺、头部模型(简称头模)模拟3D—CRT的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分组实验。结果复位标记标在固定装置以及面罩开窗处患者皮肤上的B组,实施过程误差小于复位标志标注在面罩上的A组。能达到3D—CRT过程QC要求。结论开展头颈部肿瘤3D—CRT必须合理使用头部固定装置。严格按本文规定标准方法操作可达到3D—CRT的实施过程的QC要求。  相似文献   
4.
腋臭单纯β线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β线单纯放射治疗对腋臭大汗腺的抑制与破坏程度,气味改善,以及其量、效关系。方法126例病人应用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β线、6~9MeV、不同厚度生物等效膜,DT18~24Gy,大分割300~500cGy/(f.d)垂直照射,备皮后腋毛外缘外0.5~1.0cm设野,设定剂量参考深度:0.75-1.0-1.5-2.0cm。靶区DR约等于95%~100%。结合适形电子线Pb模,进行放射治疗。结果疗效:汗腺抑制,出汗少占90%(113/126);气味减轻改善为99%(124/126);臭味消失占90%(113/126);无效:2%(2/126)。不良反应:Ⅰ度局部皮肤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10%),25%(32/126)的患者有局部皮肤轻度色素沉着。结论单纯β线放射治疗腋臭可行、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非常规的腔内治疗分割方式,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与临床生物剂量效应。方法体外放疗(ExRT)+HDR腔内放疗(ICRT):65例病人:①Ⅱb全盆腔DT40Gy/4W/20F,Ⅲb46Gy/4·6W/23F;②结束后挡铅(中央遮挡铅块5HVL,4cm宽)B点DT补量(12~16)Gy/(6~8)F/(1·2~1·6)W;③Ⅱb、ⅢbA点3·3Gy/次,2次/d,两次间隔≥6h,每周间隔3d重复治疗,总计6次/3d/1·5W,A点总量DT1980cGy;④挡铅后ExRT与ICRT交替进行。结果结束时局部疗效CR52例(80%),PR13例(20%),NC0例,PD0例。1年生存率93·8%(61/65)。阴道反应Ⅰ度40例(62%),Ⅱ度19例(30%),Ⅲ度6例(8%),无1例因反应而导致治疗非计划中断。结论该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HDR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提高疗效,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关键是应用足够的分割(包括次数及剂量),但晚反应组织损伤、远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随访及评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偏移对中央挡铅野及盆腔两侧剂量分布和均匀性的影响,以指导后装放疗(ICRT)时,安装施源器的正确方向。方法:随机测量285例放射治疗后程,SIEMENS-PRIMUS外照射(ExRT)后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管口位置,用无菌钡剂小棉球放入宫颈管口内,测后取出。在SIEMENS-SIMVIEW3000型模拟定位机下测量宫颈口与人体中线(左右间)、前后中平面(前后野中间)相互距离的关系。结果:宫颈口在正中线位的有10例、仅占4.2%(12/285);偏右的有62例,占21.7%(62/285);偏左的有223例,占78.3%(223/285)。其中偏移在2cm以上90例,占31.6%(90/285)。左右最大的偏移为6cm。宫颈口在正中平面位者(前后野中间)有8例.占2.8%(8/285);偏前者有209例,占73.3%209/285);偏后者有76例,占26.7%(76/285)。偏移在2cm以上者有49例,占17.2%(49/285)。前后最大偏移为5em。结论:宫颈口前后移位对放射剂量分布、均匀性无影响;而左右偏移,对挡铅后,算量的放射剂量分布与均匀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膜固定技术在腹盆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腹盆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例腹盆部肿瘤病人采用拓能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3D-CRT。通过对患者CT扫描前、后摆位复位验证片以及CT模拟(CT-sim)后射野证实片与计划数字影像重建DRR图上的相关点的移动情况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3D-CRT过程的误差源及误差范围。结果 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腹盆部肿瘤3D-CRT过程不确定度小于5mm。结论 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腹盆部肿瘤3D-CRT中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β线单纯放射治疗对腋臭大汗腺的抑制与破坏程度,气味改善,以及它的量效关系。方法126例病人,应用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β线,6-9MeV,不同厚度生物等效膜,DT18-24GY,大分割(300-500cGY/f/d),垂直照射,备皮后腋毛外缘外0.5-1.0cm设野,设定剂量参考深度:0.75-1.0-1.5-2.0 cm。靶区DR约等于95-100%。结合适形电子线Pb模,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疗效:A汗腺抑制,出汗少占90%(113/126)B气味减轻改善为99%(124/126)C臭味消失占90%(113/ 126)。D无效:2%(2/126)(2)副反应:10局部皮肤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小于10%),25%(32/126)的患者有局部皮肤轻度色素沉着。结论单纯β线放射治疗腋臭,临床研究认为可行、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9.
剂量计算公式总散射校正因子测量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散射校正因子Sc,p值是放射治疗处方剂量计算使用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正确获得Sc,p值的方法。方法在射野等中心轴不同深度下对6、15MV能量的光子射线的Sc,p值进行测量。结果Sc,p值随测量深度不同而改变,最大差异为1%~7%。直接测量获得Sc,p值,其测量深度应取处方剂量计算公式中剂量归一点深度。若在其他深度下测量Sc,p值,可用推导公式计算获得Sc,p(fsz.g)。结论欲获得处方剂量公式中使用的Sc,p值,应重视正确的Sc,p值测量深度,可用直接测量法或间接计算法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快捷、准确求光子束不规则射野等效方野的方法。方法不规则射野按对称射束中心与不对称射束中心分为两类,每类再以不规则野的周长与原开野周长的比值R分为:R〉1,R=1,R〈1三种情况。选择6种不规则射野,实测吸收剂量;分别用A,B,C3种方法计算其等效方野,用等效后方野剂量参数计算处方剂量,与实测剂量比较。结果R〉1,B方法准确;R=1,A和C方法较准确,B方法亦符合精度要求;R〈1,A,B,C方法一致准确。结论笔者推荐临床使用B方法,便于标准化操作,准确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