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患者男,80岁。因"突发咯血2 h"于2012-09-17入院。咯鲜红色血,混有凝血块,量约5060 ml,有高血压病史。专科查体:呼吸20次/min,血压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肺散在细湿啰音,有时闻及少许低调干啰音。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CT示双肺散在斑片状高密度影。给予常规止血并抗感染、降血压等治疗,咯血一度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本组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35~87岁。其中急性胰腺炎15例,食管癌气管瘘4例,胃癌晚期23例,胃癌术后5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术后2例。先行胃镜检查,了解上消化道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分析引起梗阻的原因,决定置管的种类和置管位置。采用空肠营养管者,先自鼻腔插入营养管至食管,然后用异物钳钳住营  相似文献   
3.
<正>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omor of the liver,IPL)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以往极容易误诊为肝癌。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正确诊断已成为可能。为此笔者总结1997-02~2006-02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急症,占急性胰腺炎的20%-30%,其病死率在20%左右。由于胰腺释放多种消化酶和炎症介质.迅速介导金身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可涉及邻近组织或远隔脏器.继发胰周及远隔部位的感染和脓毒血症,重者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uhiorgans functional failure,MODF)。SAP患者始终处于高分解状态,绝大多数患者由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酸抑制剂对表皮生长因子(EGF)活性的保护机理。方法用含有胃蛋白酶的盐酸培养重组人EGF,用高压液相分析酸和胃蛋白酶中EGF的稳定性,用3H-TdR法测定酸降解的EGF对胎肝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用FACS检测小鼠胎肝细胞经酸降解的EGF诱导48h后EGF的变化。结果所有含胃蛋白酶的标本中,当pH<4.0时,EGF被降解成为分子量较小的形式。经盐酸降解的该因子受体(EGF)对小鼠胎肝细胞的增殖效应明显低于未用酸降解的EGF处理组,未用酸降解的EGF处理的小鼠胎肝细胞的EGFR表达也明显高于酸降解的EGF处理组。结论 在pH<4.0时,经酸处理的EGF稳定性较差,能被迅速降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形式,其活性也大大减弱,对小鼠胎肝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明显低于未经酸降解的EGF组。用抑酸药调节胃液中适当的pH值,对维持EGF的稳定性,促进对胃粘膜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外胆管癌临床较为多见,而明确诊断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间,笔者收集了术前经超声和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17例肝外胆管癌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食管癌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3岁,因咳嗽、咳痰、喘憋半月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和散在的哮鸣音。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给吸氧、静滴头孢哌酮、喘定等治疗无效,10天后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上段外压性狭窄。CT见胸廓入口处气管右后方有9×5.5×4cm实质性肿块,气管受压向左前移位并狭窄。手术证实为食管鳞癌,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相似文献   
8.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当病变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则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临床上较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12-10治疗的27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小肠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48例小肠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病人中小肠恶性肿瘤 31例 ,良性肿瘤 8例 ,炎性肿块 7例 ,异位胰腺 2例。表现为出血13例 ,穿孔 3例 ,梗阻 8例 ,肿块 12例。共 40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38例将病灶完整切除。结论 小肠增生性病变以肿瘤多见 ,恶性肿瘤尤甚。腺癌以十二指肠多见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以回肠多见。良性肿瘤以十二指肠、空肠多见。恶性肿瘤常表现为出血和穿孔 ,而良性病变常为肿块。平滑肌瘤则易出血。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诊断新发生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和其他肺间质疾病 (ILDs) ,金标准是外科肺活检 ,包括开胸和经胸腔镜肺活检。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如何还缺乏前瞻性报道 ,因此本文对来自社区新发生、未经治疗尚需进一步确诊的IPF和ILD患者进行了研究。病人和方法 新发生和需进一步确诊的5 9例ILD患者 ,比较其外科肺活检的结果与临床和放射学诊断 ,确定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诊断是根据临床资料 ,包括高分辨率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由临床专家独立作出。胸片和高分辨率CT由放射学家阅片并独立作出放射学诊断 ,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