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6例鼻腔填塞失败的鼻出血患者行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结果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全部成功,达到止血目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疗程短、痛苦小、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症CT平扫在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的260例腹部闭合性创伤行急症CT平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CT诊断结果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及采取其他综合治疗后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0例患者中脾脏损伤54例,肾脏损伤34例,肝脏损伤27例,胰腺损伤8例,肠道损伤以及肠系膜损伤18例,胆道损伤2例,腹膜后血肿7例,未表现出脏器损伤的腹腔内少量积血患者8例。122例见不同程度的腹腔积血、积液。50例患者合并出现肋骨、脊柱及骨盆骨折,12例患者合并出现胸腹壁积气症状。CT平扫诊断的准确度为91.5%,灵敏度为91.1%,特异度为92.1%。结论CT平扫检查方便、快速,可清晰显示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腹部脏器受损的位置以及受损程度,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功能磁共振是目前研究人脑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局部刺激诱导脑血氧水平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从而间接反应神经活动情况.大部分功能磁共振研究是通过比较刺激组和对照组(或者基线)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强度的改变,因此对照组的精心设计能使得特殊刺激的神经活动信号改变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脉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2例不同病因、部位引起的动脉性出血于数字胃肠机上行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行动脉性栓塞治疗后立即止血,其中20例一次性成功止血,有效率91%,无器官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急诊动脉性出血在基层医院行急诊介入栓塞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临床首次就诊时,检查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46例,分为A、B2组:A组行血管内灌注甲氨蝶呤(MTX)后栓塞治疗;B组行单纯肌肉注射MTX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成功率、杀胚率、血β-HCG的变化情况、超声检查的变化情况及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22例,成功率为95.45%(21/22),杀胚率为100%(22/22),血β-HCG下降至正常平均为(15.27±4.52)d,B超检查示包块完全吸收时间为(27.95±4.70)d,输卵管造影检查示输卵管通畅率100%(11/11);B组24例,成功率为70.83%(17/24),杀胚率为75%(18/24),血β-HCG下降至正常平均为(18.79±3.99)d,B超检查示包块完全吸收时间为(30.56±5.88)d,输卵管造影检查示输卵管通畅率100%(8/8)。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成功率及杀胚率均较单纯药物治疗为高;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引起肠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肠道外伤性穿孔的表现。方法收集12例有明确外伤病史、进行了CT检查且手术确诊的肠壁穿孔,回顾分析MS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图像。结果CT表现:腹腔或(和)后腹膜腔及肠壁周围局限性积液10例,肠系膜血肿11例,腹腔局部管壁增厚、间隙不清12例,气腹5例,肠壁内小气泡2例。结论MSC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肠腔破裂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55例由临床与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20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例中,起初CT平扫正确诊断50例(90.9%)外伤性脾破裂。增强扫描的20例全部(100%)得到正确诊断。在CT平扫像上,外伤性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及弧形高密度影,而CT增强扫描显示了脾脏内或表面不规则撕裂口、脾内未强化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49例(89.1%)患者伴发腹腔积液。早期或轻微脾破裂时,腹腔积液主要见于左侧结肠旁沟及道格拉斯窝。38例(69.1%)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率高等优势。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对比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并能正确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大鼠麻醉状态和呼吸、心跳消失早期状态不同脑部位静息态自主性BOLD低频振荡(LFBF)信号的变化。 方法 对SD大鼠20只,于吸入麻醉后应用7.0T小动物磁共振仪行MRI,采集鼠脑解剖及功能成像数据;处死大鼠,呼吸、心跳停止5 min后以相同方法行鼠脑MRI;分别以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为ROI,以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行脑功能相关性分析。 结果 麻醉状态下皮层相关性强于纹状体,信号差异范围以皮层为主;呼吸、心跳停止早期皮层与纹状体相关性差异变小,信号差异以皮层之外的区域为主;相应ROI内两种状态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麻醉状态下大鼠脑功能活动网络依然存在。LFBF信号蕴含着神经活动的生理性信息,可能为研究局限性脑缺血早期脑神经活动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分别以国产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和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其痛经等症状变化、子宫磁共振影像改变及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后3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6个月时碘化油组、海藻酸钠微球组和Embosphere微球组痛经明显缓解率分别为33.3%(5/15),30.8%(4/13),41.1%(7/17);12个月时MRI显示子宫体积分别缩小为49.19%、48.25%和50.05%;24个月时有8例患者痛经复发,分别为碘化油组2例,海藻酸钠微球组4例和Embosphere微球组2例。碘化油组发生闭经2例,Embosphere微球组发生闭经1例。结论以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或Embosphere微球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缓解患者痛经程度、缩小子宫体积具有良好的效果;栓塞治疗发生闭经的原因除卵巢功能减退外,也可能为子宫宫腔粘连;在取得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使用颗粒型固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其安全性可能较液体栓塞剂为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肛瘘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敏感性及其对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方法采用0.35T对临床诊断的60例肛瘘患者的影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 MRI对肛瘘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89%,脓肿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肛瘘内口、外口、瘘管走形及与肛门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对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