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988-08~2004-02收治的2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经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泛影葡胺或稀钡X线透视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均排除机械性梗阻的原因,诊断为: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经过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分别治疗16~49d症状消失,恢复饮食。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是非机械性梗阻,由多种因素引起,高龄、精神紧张为主要诱发原因,依据临床症状、X线检查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尚无治疗该症的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避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胆内瘘的诊治(附38例报告)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仇方信胡强姚立东赵应灿白雪峰河南郏县公疗医院周晓辉胆内瘘是胆道系统与各脏器之间的异常病理性通道,是胆道系统少见并发症。近年来该病逐渐增多。我院1980~1997年手术治疗38例,现...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11例分析159医院外一科(河南驻马店463000)仇方信胡强王平瑜姚立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过长,引起临床征象者谓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或胆囊管残留综合征。随着胆囊切除术的增加,本征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1983~1996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位影像变化.方法:回顾研究4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单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术前及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测量手术前后胸椎后凸(TK)、腰椎前凸角(LL)、C7矢状面平衡(SVA)、腰骶角(LS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Pearson相关系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TK其他各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SA的变化与PT、PI、LL、SS及SVA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手术有效的恢复矢状位及骨盆参数,避免矢状位失衡,可改善低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4-06至2009—10对21例高龄患者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行双极股骨头置换,股骨颈移位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术中给予氨甲环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术后10 d左右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并比较两组总失血量、输血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研究组总失血量、输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显性失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能显著降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且术后无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外观察补骨脂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640、320、160 μmol/L的补骨脂素与MG-63细胞体外培养, 采用苔盼蓝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Hoechst33258细胞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表明细胞增殖数量变化与药物浓度及时间有显著依赖性;MTT测定补骨脂素在72 h对MG-63细胞抑制率分别为77.74%、71.05%、61.15%,细胞荧光染色观察到MG-63细胞形态改变.结论 补骨脂素抑制体外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兵训练伤致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和预防。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新兵训练伤致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患者11例,均为男性新入伍战士,年龄17~21岁,平均18.5岁。左7例,右4例。骨折部位均为股骨中下1/3部位。骨折类型:横形骨折7例,斜形骨折4例,采用动力髁螺钉钢板(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固定,骨膜骨痂植骨进行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19个月。依据膝关节功能评定HSS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动力髁螺钉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较好的方法,早期手术,解剖复位,稳定固定,骨膜骨痂植骨,早期正确功能锻炼,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前提。所有病例,骨折前均有大腿内侧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应早期发现,适当休息,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足)嵌甲性甲沟炎采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手术治疗,手术前0.5%碘伏浸泡患趾,切除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病变甲沟,纵形切除约1/5甲床,重建甲沟,术后加压包扎,抗炎换药治疗。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术后复发1例,二次手术后痊愈;术后感染2例;其余患者甲沟重建外观美观、无复发,患者满意。结论嵌甲性甲沟炎采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