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学影像科是一个几乎完全依赖于设备而存在的科室,因此,影像科的业务明显的受到设备的档次和完好状态的影响,而且,医学影像科的设备在医院的设备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业务水平和设备的完好状态明显影响医院的效益和整体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使影像科的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更有效服务于临床和医院的整体业务的发展,是个重要的课题。由于科室的分工和编制限制,一般的医学影像科并没有专职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而且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数字化和设备操作系统的英文化,使部分医生和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认识和理解并不透彻,对设备的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诊断肾损伤的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CT检查肾损伤患者60例,并根据其损伤程度分为4类。Ⅰ类为单纯肾挫伤或/和包膜下小血肿;Ⅱ类为不涉及集合系统的轻度裂伤,可有包膜破裂;Ⅲ类为肾深度裂伤及碎裂伤,Ⅳ类为涉及肾蒂的损伤。检查时如条件许可,应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CT扫描对肾损伤定位及分类准确率均达100%。结论:CT扫描能明确肾损伤程度、范围及分类,了解肾功能情况,并可观察相邻器官情况。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是目前肾损伤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CT及临床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为单侧性,对侧鼻窦正常;病变多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可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砂粒状、条状高密度钙化影;有鼻窦壁骨质破坏。结论 CT检查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LA)的磁共振特征表现,结合影像病理探讨膝关节LA与慢性滑膜炎脂肪增生存在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膝关节滑膜病变,其中4例诊断LA,10例诊断慢性滑膜炎伴滑膜脂肪增生。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术,制作成病理标本,行HE染色。结果 14例中4例确诊LA的MRI及病理表现呈叶状、树枝状、乳头状的脂肪组织,轻度的滑膜增生,其中2例除了看到明显成团大量成熟的脂肪细胞,还可以见散在的点絮状的脂肪组织;10例确诊慢性滑膜炎脂肪增生MRI表现与病理上表现明显增生的滑膜组织、少量散在的脂肪细胞,部分较少量脂肪在MRI上观察不到。二者均可以伴随膝关节炎性、退行性改变。结论本研究表明LA与慢性滑膜炎脂肪增生在影像及病理均表现为关节下滑膜脂肪细胞的增生,而不同之处在于滑膜下脂肪的形态以及含量。推测LA与慢性滑膜炎脂肪增生是同一种病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上界面影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PN的界面影像表现,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经抗炎治疗后病变消失的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随访2年以上病变无变化的7例。所有病例均具常规螺旋CT(SCT)及HRCT资料。结果:良恶性结节界面模糊出现率分别为31%(13/42)和12.5%(7/56)(P<0.05);界面清楚分别为61.9%(26/42)和78.6%(44/56)(P>0.05);光滑锐利分别为26.2%(11/42)和1.8%(1/56)(P<0.001);细短毛刺分别为23.8%(10/42)和57.1%(32/56)(P<0.001);粗长毛刺出现率分别为23.8%(10/42)和8.9%(5/56)(P<0.05);索条征分别为19%(8/42)和3.8%(2/56)(P<0.05);锯齿征9例全部为恶性结节。结论:界面影像在不同性质的SPN中出现率不同,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HRCT有助于显示这些征象,应列为SPN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肺内孤立性结节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直径≤ 4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 ,不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不伴肺不张和肺内转移灶 [1 ] 。 SP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以来是放射学的一个重点 ,不过也是一个难点。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像细节是否得到充分显示是诊断正确与否的基础 ,随着螺旋 CT的日渐普及 ,国内外对 SPN的 HRCT研究渐成热点。1 技术与方法先行常规全肺扫描 ,发现病灶后行局部 HRCT扫描 :层厚和层距 1mm~ 3mm;扫描野 (FOV) 18cm~ 2 5 cm;容积扫描 ;估算法重建。适当提高 KV和 MA。优点是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 ,有助于显示细节 ,尤其是结节 -肺界面 (interface sign)和结节内部结构 [2 ]。2 特征显示包括 :内部结构、结节 -肺界面和周围改变 ,而血管改变贯穿以上三方面。2 .1 内部结构2 .1.1 形态  1圆形肿块 ,代表细胞的堆积生长或膨胀性生长。2分叶 ,指结节的轮廓并非圆形而是有深浅不等的切迹 ,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 ,其病理基础一是与结节生长速度不均匀有关 ,二是肺的结缔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动态复查扫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连续性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9例,每例均有3次以上不同时间CT检查资料,13例具手术资料,全部病例均具一次以上增强扫描。结果CT首次检查显示胰腺弥漫性肿大56例,多发点片状坏死22例,全胰坏死4例。脓肿19例,经动态复查胰腺形态大小转为正常41例,坏死灶消失15例,脓肿液化吸收18例,入院手术治疗5例,经非手术治疗后,CT复查发现胰腺大范围坏死或胰肿胀、胰周肿胀而手术治疗8例,治愈60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CT动态复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定性、分级诊断、转归与合理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73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50例于起病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其中26例经CT复查未见血肿扩大,24例示血肿扩大,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38~75岁,均有1~10年高血压病史,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均无肝炎、慢性肾炎、血液病等病史,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24例血肿扩大患者中男16例,女8例,50~65岁18例,均为急诊住院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收缩压最高达31kPa,18例超过24kPa,8例超过267kPa,舒张压最高达18kPa…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2008年7月经CT检查并在我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81例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SAH再出血临床常见诱因为:用力排便、大声说话或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打喷嚏及用力咳嗽等。按出血浓聚部位的不同,SAH初次出血CT表现可分为脑底池型(516例)、侧裂池型(341例)、脑沟裂型(59例)、血肿型(65例)。再出血251例(25.6%),其中3次出血39例,4次出血6例。脑底池型再出血率(28.3%,146/516)较脑沟裂型(7%,4/59)或血肿型(10.8%,7/65)高(P<0.01),而与侧裂池型(27.6%,94/341)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侧裂池型再出血率较脑沟裂型或血肿型高(P<0.01);而脑沟裂型与血肿型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多重比较取α=0.05得α′=0.01)。结论:脑底池型及侧裂池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率较高,分析初次出血的不同分型,可帮助临床估计患者的再出血危险性大小,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再出血的诱因并积极使用抗纤溶药物。  相似文献   
10.
姚沛旭 《实用新医学》2001,3(4):296-297
目的:评价CT在食管癌外侵判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238例,与术前CT资料进行比较,分析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CT判断肿瘤外侵敏感性82.4%(28/34);特异性97.5%(199/204);阳性预测值84.8%(28/33);阴性预测值97.1%(199/205)。诊断符合率95.4%(227/238)。假阴性6例,假阳性5例。结论:CT判断食管癌外侵基本可靠,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价值。对手术的难度估计有帮助,术前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