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肿形成是熟知的血管造影后并发症,各家止血方法不同。作者介绍一种方法。准备一2时宽的粘性丝带和两块4时×4时的无菌纱布垫,对半折叠。假定在病人的右侧穿刺。在指压穿刺部位的同时,转动病人为左侧卧位。从胸部中线略左侧开始粘贴胶带,使之向右下斜行,平滑地以一自然弧度沿肋部穿向穿刺部位,再将病人改为仰卧位,在固定过程中保持指压穿刺部位,轻微展髋,将纱布垫置于穿刺部位,然后将胶布穿过穿刺部位,一直粘贴至病人的右腿,将病人的腿伸直,再撤去加压的手指,检查足部脉搏,若仍有脉搏可以加垫纱布或  相似文献   
2.
早老症于1886年由Hutchinson首次报告,后经Gilford进一步描述,故此病又称Hutchinson-Gilford综合征。此病为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表现全身复合性缺陷并侵犯心血管系统,以发育缓慢、侏儒、消瘦、过早脱发、衰老、血压升高及动脉硬化为主要表现。患儿似老人容貌,故而又称早老症。我院自1979~1998年共收治7例,现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做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3例,女4例。最小2岁2个月,最大9岁。5例在2岁以后发病。3例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正常,4例第2胎第2产,早产。7例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其中1例的父母为近亲结婚(姑舅亲)。 1.2 临床特征 7例患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低于同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肺囊肿是一与呼吸系统发育障碍有关的先天性疾病,随X线技术及胸外科的发展,本病的确诊率与治愈率已有很大提高。但巨大型肺囊肿少见报道。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例巨大型肺囊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临床表现:均出现咳喘症状,其中呼吸困难伴紫钳1例,叩诊过清音3例。听诊都有呼吸音减弱。1例透视下可见纵隔摆动。临床诊断支气管炎伴肺气肿3例,肺炎1例。X线诊断支气管异物1例,大叶性肺气肿1例,气胸1例,仅及例诊断先天性肺囊肿,并经CT诊断证实。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4.
肠套叠病人X线检查可能发现一些有用的征象,如腹腔内气体、小肠梗阻、肿块,偶然还可见见到新月征,但这些征象对肠套叠常是非特异性的。作者回顾了100例经钡灌肠或手术证实的肠套叠病儿,其中94例的180份腹平片可用于回顾。年龄2个月至7岁。另80例类似年龄的有胃肠症状而无肠套叠儿童的100份腹乎片用为对照。将280份腹平片混合,由4位作者中每一位在不了解诊断的情况下独立复习,回答有无①提示肠套叠的肿块。②靶征。③新月征。④小肠梗阻。分析结果显示,①近来才描述的位于婴幼儿脊柱右侧的两个大致同心的脂肪密度环形影称靶征,  相似文献   
5.
肠套叠合并腹腔的游离液体常被认为是很可能出现如肠穿孔或肠梗阻并发症的危急征象。因此是不支持肠套叠非手术复位的一种表现。但作者在无并发症的肠套叠中发现2例具有腹腔游离液体者。例1:1岁,黑人男孩,主诉烦燥,一天内呕吐多次,呕吐物带绿色。物理检查、化验室资料和平片提示肠套叠的诊断,继而由US证实。病儿用等渗的胃影葡胺灌肠成功地复位且观察了48小时。次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20例CHD患儿进行检查,患者平均年龄1岁10个月(1 d~7岁7个月),所有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儿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CHD中肺动脉吊带2例,主动脉弓褶叠1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左、右肺动脉缺如4例,左肺动脉起始处狭窄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单纯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主动脉窦瘤1例.结论 MSCT可以清晰显示CHD的病理解剖形态,特别是对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可靠的CHD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鼻腔阻塞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新生儿先天性鼻腔阻塞性疾病患者的CT及MRI表现,其中男12例,女21例,3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后鼻孔闭锁或狭窄14例,表现为上颌骨后部向鼻腔内凹陷,犁骨增厚,后鼻孔变窄或完全闭合,后鼻孔区可见软组织隔膜.泪囊突出9例,表现为鼻泪管不同程度扩张,并向上突出于内眦区,向下突出于下鼻道内形成囊肿.梨状孔狭窄7例,表现为双侧上颌骨额突向鼻腔内凹陷,梨状孔骨性狭窄,下鼻道前部狭窄,硬腭呈三角形.鼻部脑膨出1例,表现为左侧鼻腔内与颅内相沟通的病变.鼻腔婴儿型血管瘤2例,表现为鼻腔内明显强化的软组织信号团块影.结论:新生儿先天性鼻腔阻塞性疾病病因多样,影像学检查能快速、准确地予以确诊,为及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胸部影像学特征在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学基础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IPH的临床资料及胸部X线片。结果 IPH主要发病在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本组29例(72.5%)。胸部X线表现归纳为五型:间质浸润型,毛片型,细网型,网粒型和复合型。结论 本病病程及预后准则,胸部X线表现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faundler-Hurler Ⅰ型粘多糖病(MPS I/H)是由溶酶体α-iduronidase缺欠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疾病,特征表现为面容丑陋,脊柱后侧凸,关节挛缩,角膜混浊和进行性精神运动能力丧失。高压性脑积水为一常见的,常常是致命的并发症。作者报道1例伴后颅窝肿瘤者构成另一个高压性脑积水的原因。 女性患儿,在9个月时即基于典型的临床表现、白细胞内α-iduronidase酶活性缺失和成纤维细胞培养诊断为MPS I/H,当时的脑MRI证实有脑白质髓  相似文献   
10.
国婉华  刘俊刚 《天津医药》2012,40(8):849-850,867
儿童期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类型多样,影像学表现各异,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眼眶肿瘤的CT及MRI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4月-2010年5月经临床病理证实为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患儿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个月~13岁.累及左侧眼眶者29例,右侧眼眶14例,双侧6例.临床就诊原因主要包括眼眶肿物及突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