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理气定喘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陈皮、知母、当归、紫苏叶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21:79);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方中陈皮、当归、知母、紫苏叶。含量测定橙皮苷在0.1204~1.8072u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7%(n=6)。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理气定喘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和中理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对7味中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222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分别在0.0770-0.770、0.0352-0.352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7.6%,RSD分别为1.2%,0.8%(n=6),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胜、定量、可用于控制和中理脾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败毒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败毒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败毒膏中的大黄、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和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大黄、黄柏、金银花、蒲公英、陈皮和赤芍。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764~0.7640、0.0708~0.7080、0.0738—0.7380、0.0414~0.41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8、1.0000、0.9997、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7%(RSD为1.61%),100.70%(RSD为0.93%),99.82%(RSD为1.62%),99.91%(RSD为1.60%),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小败毒膏的质量。关键词:小败毒膏;TLC;HPLC;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