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T增强扫描是对疾病定位、定性诊断重要的检查方法,一般是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对等密度病变和平扫难以鉴别的病变更为重要.而增强效果的好和差直接影响对病变的诊断,所以增强效果就成为放射科医生所重视的问题.增强效果的好和差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以下简称三要素):一是造影剂的选择;二是造影剂的注射方法;三是注入造影剂与扫描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又是个常见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抗生素的分类,并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着手。指出了应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110例最初疑诊并有最始诊断的骨髓炎病人的MRI影象。男78例,女32例,年龄5个月~74岁。经MR确诊骨髓炎54例,非骨髓炎性疾病56例。在骨髓炎病例中急性12例,慢性42例。使用0.5T超导MR设备获得高分辨图象。SE序列T~1加权象TR/TE为250~500/30ms。T_2加权象用2~4次激励,TR/TE为200/30~120ms。一般行横断面加冠状面或矢状面。  相似文献   
4.
胰腺实性与乳头状上皮瘤为少见的低恶度肿瘤。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作者报道6例,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13—46岁。胰头3例,胰体部1例,胰尾2例。大小5—15cm。CT表现为界线清的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均由实性和囊性两部份组成。但二者比例可不同。囊的大小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囊变的范围不固定,与瘤体坏死程度和囊的融合有关。此组病例中,CT增强和平扫无分房和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177例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癌术后患者作了临床及CT的随访研究。术前接受放疗108例,术后放疗47例,其余未经放射治疗。术后临床随访5年。CT检查在术后6~9个月开始,间隔6~9个月。作两次CT检查者98例,三次者48例。CT扫描范围从会阴或直肠至第4腰椎平面,均用增强检查。并口服造影剂显示小肠。CT发现肿块或临床上有局部复发症状者经CT定位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作者见到,第1次CT检查发现盆腔内有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医院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即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一种崭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己在全国推行。医院药学实行药学保健模式,并不只是增加几项面向病人的业务,而必须对医院药剂科的整个业务,尤其药师的职责已由简单的配方发药扩展到走向临床,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与科研。  相似文献   
7.
8.
影响CT增强扫描效果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增强扫描是对疾病定位、定性诊断重要的检查方法.一般是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对等密度病变和平扫难以鉴别的病变更为重要。而增强效果的好和差直接影响对病变的诊断,所以增强效果就成为放射科医生所重视的问题。增强效果的好和差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以下简称三要素):一是造影剂的选择;二是造影剂的注射方法;三是注入造影剂与扫描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不合理用药形势十分严峻,极大地影响到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列举了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了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揭示了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后果,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所谓罕少见病就是发病率很低或较低的疾病,这就使人们很容易将其单纯地理解为很少见到的疾病才是罕少见病,这种认识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将许多值得总结报道的疾病遗弃于罕少见病之外。我们认为罕少见病的定义应该是“发生率很低或较低的疾病称之为罕少见病”。这里所说的“发生率”不等于“发病率”。因为这两个词从医学角度和文学修辞角度上看应属同意,但其内涵略有不同。“发病率”仅指某种疾病发生的频度,而“发生率”不但包括了某种疾病发生的频度(既发病率)同时也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某种疾病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发生的频度。二是某种疾病的某些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所见方面发生的频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