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做好乳腺癌二级预防已被公认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群防措施.为了普及乳腺癌的防治知识,提高妇女自我防护能力,为制定切实有效地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来宜昌市妇保院健康体检的女职工进行了乳腺癌防治知识行为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展乳腺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BD)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为掌握宜昌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宜昌市妇保院对2005-2007年宜昌市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巴塞罗那(BCLC) B/C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栓塞治疗的51例BCLC B/C期HCC患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 d、7 d、1个月的肝功能变化,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1、3个月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51例患者均完成超选择栓塞,治疗病灶术后1个月疾病缓解率为70. 6%,疾病控制率为96. 1%; 3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4. 0%,疾病控制率为88. 0%。术后3 d急性肝损伤发生率9. 8%(5/51),ALT、AST、TBil、Alb变化较术前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5. 454、-3. 997、-5. 346、7. 212,P值均0. 001),术后1周ALT、TBil、Alb变化较术前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3. 177、-3. 665、3. 194,P值均0. 05)。术后1个月1级和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 6%(35/51),未出现肝衰竭、肝脓肿、胆汁瘤、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61 d因肿瘤进展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TACE治疗BCLC B/C期HCC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及生存获益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1570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原发闭经、不孕不育等疾病的关系 ,对遗传咨询者常规询问病史、体检 ,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 1 570例中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 95例 ,异常核型检出率为 6.0 5% ,其中常染色体异常 74例 ,占 77.89% ;性染色体异常 2 1例 ,占 2 2 .1 1 %。因此对具有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原发闭经及不孕不育等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 ,对寻找病因、指导优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加芬太尼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孕妇人工流产(人流)术中的痛苦,我院于2002年7~12月,使用利多卡因加芬太尼宫颈注射用于人流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7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1年体检发现肝脏肿物1周;既往肝炎病史10年余,未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前因中-低分化HCC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查体上腹部见术后瘢痕。谷丙转氨酶91.8 U/L,总胆红素34.9μmol/L,谷草转氨酶72.2 U/L,白蛋白38.5 g/L,甲胎蛋白585.48μg/L,异常凝血酶原26851.13 mAU/ml。Child-Pugh A级。腹部CT:肝左叶见-4.8 cm×3.6 cm肿块(图1A),增强后不规则强化;门静脉主干内见低密度影,增强后部分强化,考虑为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女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及病种构成,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者中疑有STD感染者采用实验室或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对确诊的病例按照性病疫情登记本内容逐项登记。结果:3年中共检出各种病原体感染者1 318例,检出率为2.55%,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占88.85%,混合病原体感染者占11.15%,2003、2004、2005年检出率分别为3.17%、2.48%、2.07%。各年位于前3位的病种一致,依次为非淋菌性宫颈炎(NGU)、尖锐湿疣(CA)、淋病。结论:3年中STD流行呈下降趋势,但感染情况仍很严重,其中混合感染占总患病例数的11.15%。NGU、CA及淋病为优势病种,混合病原体感染中以CT+UU最多,其次为HPV+UU及NG+CT。  相似文献   
9.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感染220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UU)、沙眼衣原体 (CT)、淋球菌 (NG)感染情况。方法 :对 52 6例白带异常女性按常规取宫颈管分泌物 (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者 )或外阴阴道口分泌物 (未婚无性生活史者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上述 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 41 .83% (2 2 0 / 52 6) ,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占总患病例数的 83.1 8% ,混合感染占 1 6.82 % ;分病种统计 ,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 UU 34.0 3%、 CT 8.94%、NG5.89%。结论 :UU及 CT已超越 NG成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且混合感染较严重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6个月 ,因呕吐 12h ,排果酱色黏液样便 2次入院。既往 2 0天内有过2次肠套叠 ,均以行空气灌肠整复。体查 :右下腹扪及约 2cm× 6cm大小包块 ,腹部立位片示 :肠管均匀充气 ,未见液气平面 ;空气灌肠示 :肠套叠 (混合型 :回盲型 /回盲结肠型复套 )套入顶部达结肠脾曲 ,被空气柱推至回盲部后不能消失 ,约2cm× 3cm大小。手术病理 :肠套叠 ,在回盲部系膜侧见一 2cm× 3cm大小囊性肠重复肿块 ,厚壁 ,内容淡黄色液体。讨论 肠套叠为婴儿最常见的急腹症 ,多见于 2岁以内小儿 ,尤其 4~ 10个月内的乳儿 ,男性多见 ,可由多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