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磷酸对高岭土进行处理,制取不同含磷量的活性基质,然后与分子筛、填充物等组合成FCC催化剂。在用FTIR技术和MAT试验等催化剂表征手段对其表征之后,发现酸性,酸密度和强度等与催化剂的裂化性能有很大关系;所制5种不同含磷量催化剂的酸性特征随含磷量的变化而较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2.
胆道内支架引流术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配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皮肝穿刺法置入 19个金属内支架。支架置入后随即开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结果  15例胆道支架植入术全部成功。随访 12个月以上。 3例分别在术后 3、4、11个月无黄疸死亡 ,其余均存活超过 1年。 1年生存率 80 %。结论 胆管癌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有效减黄之后 ,针对肿瘤实施先进的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35例恶性胆管梗阻采用经皮肝穿刺肝管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其中胰头癌13例,肝转移癌5例、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7例、胆管癌10例。结果:共置入3种43枚金属内支架,其中8例采用双内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0.00~860.0umoI/L,术后31例降至18.2~53.6umoI/L。半年以上生存率77.14%(27/35),1年以上生存率48.57%(17/35)。本组无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不能手术的恶性胆管梗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动脉插管化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引导 2 0G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5例患者均为占位性病变 ,其中肺 18例、肝 16例、甲状腺 2例、纵隔 3例、颈深部软组织 2例、胸膜 3例、腹腔 1例 ,均在CT导向下以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先行穿刺病灶 ,后以 2 0G弹射式活检枪取活检和 (或 )涂片。结果 :共行活检手术 47次 ,穿刺成功率 10 0 % ;取材成功率 93 .3 % ( 4 2 / 45 ) ,活检诊断率 95 .2 % ( 4 0 / 42 ) ;肝组取材率、成功率、诊断正确率 10 0 % ;肺组取材率、成功率 88.9%( 16/ 18) ,诊断符合率 87.5 % ( 14 / 16)。并发症 :气胸 3例 ,咯血 1例 ,总发生率 8.9% ( 4 / 45 )。结论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引导 2 0G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能够提高共轴法穿刺取材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 ,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共轴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髂外动脉入路药盒导管系统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经髂外动脉 (IEA)入路药盒导管系统 (PCS)植入术的方法、并发症及处理 ,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110例肝脏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男 86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0 .8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 68例 ,肝转移瘤 42例。均行经IEA入路植入PCS。随访 2~ 53个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 98.2 % (10 8/ 110 )。并发症 :穿刺局部血肿 5例 (4.5% ) ,药盒囊腔切口感染 1例(0 .9% ) ,药盒囊腔内慢性出血 2例 (1.8% ) ,术后治疗过程中靶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 6例 (5.5% ) ,右侧睾丸轻度胀痛 1例 (0 .9% ) ,留置导管移位 3例 (2 .7% )。并发症发生率 15.5%。结论 经IEA入路PCS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可做为一种常规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CT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影像表现.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7年7月1日开始,至2019年6月30日结束,研究对象选择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6例,均于术前接受CT早期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CT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患者征象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此次3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30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球处,2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患者穿孔位于胃部.所有患者腹腔内均存在游离气体影,18例气体影位于剑突下隐窝处,14例气体影位于肝门肝圆韧带间隙处,2例气体影位于腹膜后.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早期以CT诊断准确性高,可通过游离气体对病情进行判断,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探讨EA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给Wistar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兔坐骨神经匀浆建立EAN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AN大鼠发病不同时间坐骨神经MCP-1和RANTES的表达。结果 EAN组的MCP-1表达第9d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第15d、21d、28dMCP-1的表达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第9d、15d、21d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EAN组第9d、15d、21dRANTES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第15d表达最高。结论 MCP-1和RANTES在EA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CP-1可能起始动作用,RANTES可能与EAN的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食管自扩金属内支架治疗良恶性狭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食管自扩内支架治疗良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食管支架放置成功的因素。方法:32例患者放置了自扩金属食管内支架。其中食管—胃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恶性狭窄29例。食管中、上段狭窄17例,下段及贲门狭窄12例。35枚支架均经口腔在X线电视及DSA监视下置入完成。结果:5例二次放置成功,一次置入成功率84.4%(27/35)。术前吞咽困难4级19例(59.4%),3级13例(40.6%)。术后吞咽困难3级3例(9.4%),0~2级29例(90.6%),总有效率100%,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食管支架有助于解决吞咽困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工业FCC催化剂进行处理后,制得载钒量在wv=0.001-0.01之间的一组样品,并在750℃和100%水蒸汽条件下逐个流化4h,然后进行FTIR酸性表征和XRD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酸和L酸均随载钒量的增加而减少,在酸性位数目减少的过程中,酸的强弱比例基本不变;XRD结果表明,随着载钒量的增加,样品的衍射峰强度几乎呈线性下降,在wv=0.005的载钒量条件下进行不同捕钒剂量的研究,发现捕钒剂  相似文献   
10.
70例顽固性癫痫的临床、EEG、PET的定位、定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资料与方法 本组70例癫痫病史均在3年以上,系统治疗两年无效,发作频率一个月两次以上。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7~48岁。EEG描记方法:北京产SW智能化脑电监护仪,以国际10~20S放置电极,多次连续监测清醒期,醒觉—自然睡眠—自然觉醒的EEG最短10分钟,最长9天(每天4小时),平均5.0±0.47小时。结果:均在弥漫性慢活动的背景上出现一侧性或局灶性棘、尖波,棘或尖波综合和慢波灶,其中局灶性异常者28例(40%)。 临床分类:以85年国内和89年国际分类为标准。A:从发作形式分:复杂部分性(精神运动型)22例、单纯部分性12例、强直一阵挛型16例。单纯部分继发全身性6例,阵挛型6例。B:以解剖部位、临床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