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13 1I标记人源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抗HBsFab)瘤内给药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合理性。方法 荷瘤裸鼠分为 5组 ,分别经瘤内注射13 1I 抗HBsFab、13 1I 无关Fab、13 1I、PBS及腹腔注射13 1I 抗HBsFab。 5d后每组各取 2只作组织分布测定 ,其余观察 3周 ,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瘤内注射13 1I 抗HBsFab组放射性计数瘤 /肝比值是腹腔注射组的 9倍 ,3周后前者肿瘤生长抑制率高于后者 ,分别为 62 .3%和 46.7%。结论 采用瘤内注射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导向治疗肝癌 ,具有低毒高效的治疗作用 ,临床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1 3 1 I标记人源抗 HBs Ag Fab经腹腔注射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 ,与 1 3 1 I- S1 0 2 比较 ,评价其作为肝癌放射免疫治疗 (RIT)的可能性。方法 荷瘤裸鼠分为 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放射剂量的 1 3 1 I-抗 HBs Ag Fab、1 3 1 I- S1 0 2 、1 3 1 I-无关 Fab及 PBS。按一定时间间隔作组织分布和血液清除速率测定 ,继续观察 4周 ,以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行毒性分析 ,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 3 1 I-抗HBs Ag Fab被肿瘤区的摄取和在血液中清除速率均明显快于 1 3 1 I- S1 0 2 ,同等剂量下 ,前者抗肿瘤疗效略低 ,但血液毒性明显减轻。结论 人源抗 HBs Ag Fab具有良好的免疫结合活性 ,核素标记后用于 RIT,能够被肿瘤快速摄取并在体内正常组织中快速清除 ,毒性减低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 ,是原发性肝癌 RIT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3.
131I人源抗HBs Fab在裸鼠人肝癌模型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用131I标记人源抗HBsFab,经腹腔注射l,3,5,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于第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并以鼠源抗HBsAg单抗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第3天即获阳性显像,第5天更加清晰,此时人源抗HBsFab、鼠源单抗及无关Fab的瘤/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5>4,4>0和0>9。结论人源抗HBsFab具有良好的导向活性,为其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氩氦刀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氩氦刀综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为4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原发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后NP方案化疗2周期,商时常规放疗。结果表明,近期疗效:CR35%,PR43%,有效率78%;相关并发症轻微,患者痛苦小,微创,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氩氦刀技术用于治疗肺癌,近期效果确切,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5.
旁观者效应的机制及加强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旁观者效应在肿瘤自杀基因疗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产生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缝隙连接及免疫炎症系统有关。探索加强旁观者效应的措施对优化自杀基因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观察局部晚期NSCLC患者86例,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次外周剂量4~5Gy,治疗次数8~12次,总剂量40~50Gy;放疗结束后2周实施化疗,使用盖诺(NVB)25mg/m^2,第1、8天,顺铂(DDP)25mg/m^2,第1-3天,每28天为1周期,共4周期。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近期疗效评价总有效率(CR+PR)84.9%,1年生存率80.2%。结论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可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131I标记人源抗HBs Fab瘤内注射荷人肝癌裸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31I标记人源抗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Fab片段(抗HBs Fab)瘤内给药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合理性。方法 荷瘤裸鼠分为5组,分别经瘤内注射^131I-抗HBs Fab,^131I-无关Fab,^131I,PBS及腹腔注射^131I-抗HBs Fab。5d后每组各取2只作组织分布测定,其余观察3周,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瘤内注射^131I-抗HBs Fab组放射性计数瘤/肝比值是腹腔注射组的9倍,3周后前者肿瘤生长抑制率高于后者,分别为62.3%和46.7%。结论 采用瘤内注射^131I标记人源抗HBs Fab导向治疗肝癌,具有低毒高效的治疗作用,临床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内抑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臣  罗荣城 《肿瘤》2000,20(2):149-151
Foolkman[1]于 1 971年就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生成的。经过 2 0多年的努力研究 ,这一理论已得到公认。目前认为 ,实体瘤的生长取决于两类细胞的数量 ,即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两者相互依存 ,任何一种细胞群的增减必然会导致另一细胞群的相应增减[2 ] 。因而 ,抑制任何一类细胞生长的药物都具有肿瘤治疗作用。前者即以细胞毒药物为主的肿瘤化学治疗 ,而后者则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抗血管生成疗法 ( antiangiogenic therapy)。由于肿瘤化疗带来的严重毒副反应和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耐药问题无法解决 ,使得人们把治愈肿瘤的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