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肿瘤微环境一般包括肿瘤细胞、炎症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及其他细胞和非细胞组分等。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病毒在肿瘤形成中占据重要作用,全球有16.1%的肿瘤与致病原有关~([1]),且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生的癌症与病毒感染有关。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庭或者医疗保健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疾病负担,因此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对于治疗及预防癌症至关重要。本文就各种常见病毒引发人类肿瘤的分子机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在心理教育量表第3版(PEP3)中的心理行为特征。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为ASD未经干预的患儿192例为观察组,同期保健就诊的健康儿童96例为对照组,采用PEP3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语言理解落后于语言表达(t=5.383,P <0.001);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小肌肉、大肌肉、模仿、个人自理与年龄呈正相关(r=0.540~0.795, P <0.001)。观察组中,PEP3的Cronbach α=0.810~0.947。观察组PEP3各子测验原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4.267, P <0.001)。结论 ASD患儿语言理解发展落后于语言表达,认知和运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不适应行为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PEP3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区分效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对0~2岁婴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统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前后各6个月健康体检婴幼儿《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发育商及各能区得分,进行2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0~2岁全年龄组,感染后组在发育商、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和语言方面的得分均较感染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组比较中,0~4月龄组的发育商、精细动作和语言,5~8月龄组的发育商、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9~12月龄组的发育商、粗大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1~2岁组的发育商、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隔离对0~2岁婴幼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疾病的关系最初于1983年由德国病毒学家Harald zur Hausen提出,现今无数研究已证实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病毒感染[1]。至今已鉴定出200多种HPV型别,不同的型别存在致病差异性,根据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将其分为高危型HPV(hrHPV)和低危型(lrHPV)[2]。其中lrHPV主要导致湿疣类病变,而hr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将宫颈癌风险提高250倍,其检测率在宫颈癌中达到99.7%。HPV感染的型别及流行性因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不尽相同[3-4]。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在养育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迫切需求的知识。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并建立档案的高龄产妇早产儿3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就诊早产儿月龄均在0~3月龄,采用现场询问记录方式对就诊早产儿的父母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高龄产妇在照料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迫切需求的知识中,最多是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维生素补充及营养素缺乏情况,占比分别为89.89%(320/356)、86.24%(307/356)、81.18%(289/356)。早期早产儿父母关注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导、预防接种知识、大小便问题,占比分别为98.31%(58/59)、96.61%(57/59)、96.61%(57/59);晚期早产儿父母主要关注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占比分别为88.89%(264/297)、84.85%(252/297)。一胎父母主要关注内容是日常护理措施、母亲饮食注意情况、大小便问题,占比分别为95.45%(21/22)、86.36%(19/22)、86.36%(19/22);二胎及以上父母主要关注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维生素补充及营养素缺乏情况,占比分别为89.52%(299/334)、86.83%(290/334)、81.74%(273/334)。结论 高龄产妇在养育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知识需求迫切,早产儿周龄及胎次不同,需求知识有所不同,需要一套常规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 评估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 方法 早产儿共169例(男88,女81),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GMs评估:119例正常扭转运动,42例为单调性扭转运动,8例为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NBNA评估:120例≥35分,49例<35分。两种方法的Kappa值=0.710。 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VIP门诊通过对孕中晚期初孕妇实施系统运动及饮食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产科VIP门诊就诊的97例初孕妇作为干预组,同期在同一医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274例初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排除运动禁忌并自愿选择阴道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对两组孕妇临产前胎先露高度、宫口扩张程度、孕妇体质量,产程所需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70.1%,高于对照组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88,P<0.01),干预组胎先露高度为(-0.65&#177;1.15)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77;1.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干预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所需时间分别为(369.10&#177;166.82),(334.72&#177;165.6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39.48&#177;177.93),(403.06&#177;17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2.53;P <0.05);干预组孕妇分娩前体质量和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74.70&#177;4.80)kg,(3489.00&#177;66.89)g,均小于对照组的(77.80&#177;4.70)kg,(3680.00&#177;54.6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3,1.12;P<0.05)。结论通过VIP门诊限号诊治患者数,每天接诊15例,孕妇得到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可控制孕妇体质量增长过度,减少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8.
正微流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作为特征的技术,该技术将原来需要在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内完成的实验浓缩到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即微流控芯片,又叫芯片实验室~([1-2])。微流控芯片以微管道网络为特征,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技术主要涉及高精度的微机电系统、微流体技术、微电子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当前全球资源被过度消耗,微型化、集约化已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orv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于2014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6例Morv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护理方案以及预后。结果 6例Morvan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激越性失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神经性肌强直、肢体疼痛、神经精神症状。针对此,应加强激越性失眠的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组5例患者症状改善好转出院,1例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Morvan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护理重点是激越性失眠的护理,以及密切观察自主神经紊乱,防止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影响,以在临床上指导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提高神经发育预后。 方法 1)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入住各协作单位新生儿科并在儿保门诊随诊的285例扭转阶段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n=125),观察对照组(n=160)。2)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组在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即给予超早期干预,采用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进行干预相结合的方法。3)比较各组患儿扭转阶段不同GMs结果数量。 结果 早期干预组,正常扭转运动数量明显多于观察对照组,而单调性扭转运动、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数量均明显少于观察对照组。 结论 早期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单调性扭转运动、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发生率,提高正常扭转运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