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动静脉血管畸形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临床上少见。2008年6月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以左侧腰部胀痛不适1月来本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CT报告:左肾输尿管上段肿瘤可能、左肾积水。MRI示:左肾盂肾盏积水扩张,考虑输尿管起始部狭窄梗阻。查体示:左肾叩击痛可疑,余无特殊。2008年6月25日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见输尿管走行正常,未见输尿管扩张。左肾蒂见数个隆起的血管瘤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AIS的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9月~2012年6月收治6例AI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处理。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染色体,性激素六项,下腹部B超,术中切除组织病理检测等检查,其中5例患者给予手术切除性腺组织,术后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1例给予保守治疗。结果:AIS患者多以原发闭经就诊,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性激素六项中除了睾酮和LH升高外,其余项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切除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正常睾丸组织,未发现睾丸肿瘤。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停滞及骨质疏松等性腺切除后并发症。结论:AIS患者多以“原发闭经就诊”,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下腹部B超检查均能有助于AIS快速检出,手术切除性腺具有安全行和可行性。同时加强AIS遗传病史家族胎儿染色体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在放疗后膀胱阴道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8例放疗后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7.3±10.4)岁。18例均因宫颈癌接受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接受(24.6±2.8)次(20~30次)放疗。放疗结束至出现膀胱阴道瘘的时间中位值14.0(7.8, 18.2)个月, 漏尿持续时间中位值12.0(9.8, 18.0)个月。18例术前每日需使用尿垫中位值19.5(15.8, 27.5)块, 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5.0(5.0, 6.0)分。3例曾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2例曾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1例先后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其余12例均为新发膀胱阴道瘘。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18例均接受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患者取俯卧折刀位, 采用经阴道途径, 解剖分离膀胱阴道瘘口并关闭两层, 取左侧大腿内侧股薄肌带血管蒂肌瓣, 经皮下隧道翻转填塞修补膀胱阴道瘘口。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者同时修补关闭阴道直肠瘘口。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 ...  相似文献   
4.
5.
6.
尿道带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带管造影在尿道狭窄(闭锁)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男性尿道狭窄(闭锁)患者62例,年龄18~49岁,平均32岁.其中,44例行尿道端端吻合术,18例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行尿道带管造影.如造影片提示尿道吻合口愈合良好.则拔除导尿管;如造影片提示尿道吻合口愈合不良,则继续留置导尿管,直到尿道带管造影片提示尿道吻合口愈合良好.结果 93.2%的尿道端端吻合术患者术后2~3周拔除导尿管.88.9%的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患者术后2~3周拔除导尿管.尿道端端吻合术的手术成功率为88.6%,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为83.3%.结论 尿道带管造影可以准确检测尿道狭窄(闭锁)患者手术后尿道吻合口愈合情况,在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的选择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ostatitis,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占男科疾病的56%以上[1],而其中青壮年占70%以上[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因复杂[3],可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4种,其症状表现复杂,除了疼痛及排尿症状之外,无确定病因的性功能障碍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CP患者常抱怨的问题,具有病情顽固、容易复发、疗效欠佳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快速冷冻切片在后尿道端端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确诊为后尿道闭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A组46例,将瘢痕组织切除,依据术者经验判断为尿道黏膜组织后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B组56例,吻合前用快速冷冻切片证实为尿道黏膜后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4%(34/46),B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3%(52/56)。结论:快速冷冻切片可避免因术者经验所致的手术缺陷,科学准确的指导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胎儿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在肝门处的吻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胎儿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在肝门处的吻合情况。方法3-10个月胎儿47例,解剖显露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测量直径、长度等,绘图记录它们在肝门处的吻合情况。结果①脐静脉肝内长度为0.97±0.29cm,入肝处压扁直径为0.33±0.14cm。②门静脉右支和左支起始处直径分别为0.37±0.15cm和0.34±0.13cm。右支入肝右叶,而左支入门窦,入门窦处压扁直径为0.33±0.13cm。③门窦由脐静脉与门静脉左支汇合而成,呈梯形,前部宽为0.59±0.16cm,后部宽为0.62±0.16cm,长度为1.10±0.40cm。④静脉导管始于门窦左后部,末端注入下腔静脉,长度为1.05±0.34cm,始端直径为0.43±0.15cm,静脉导管与门静脉左支夹角为86.51±19.41°。结论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之间在胎儿肝门处存在吻合, 吻合处为门窦。门窦由脐静脉与门静脉左支汇合而成,末端连有静脉导管和门静脉左支。脐静脉、门静脉左支将血液汇入门窦, 而静脉导管和门窦周围发出的分支将血液导出门窦,分别至下腔静脉和肝血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