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0诱导的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诱导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体外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经典诱导方案的基础上 ,应用IL 10 ( 10 μg/L)抑制大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 (IL 10组 ,10例 ) ,并设对照组 (IL 4组 ,10例 )。培养期间观察DCs形态 ,检测DCs表型、摄取抗原能力、体外免疫功能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IL 4组比较 ,IL 10组DCs细胞表面CD80 、CD86及OX6低度表达 ( 2 5 .3 %、42 .4%、3 2 .3 % ) ,吞噬能力较强 ( 81.9)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该淋巴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 ;培养上清中IL 12水平 ( 4 0 6.5pg/L)及初次MLR培养上清IL 2水平 ( 2 45 .4ng/L)均较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IL 10作用的大鼠imDCs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IL-10对单核细胞来源的DC体外发育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TNF-a和sCD40L对IL-10抑制DC生物学功能的阻断或逆转效应。方法:检测经IL-10抑制及添加上述干预因素后DC的表型、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能力。结果:IL-10能够抑制幼稚DC的成熟,促进其向巨噬细胞分化,并伴随有DC激发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能力明显下降,这种抑制效应与IL-10浓度存在相关性;IL-10对由sCD40L诱导成熟的DC无抑制作用,但能抑制TNF-a诱导成熟DC分泌IL-12的能力;在IL-10作用后加入TNF-a或sCD40L均不能逆转IL-10对DC抑制作用;在IL-10作用的同时加入sCD40L而不是TNF-a能完全阻断IL-10抑制DC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作用。结论:IL-10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攻击的重要因子,能够抑制DC的成熟、抗原提呈以及削弱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等多重负性作用,其对由TNF-a或sCD40L途径诱导成熟的DC的抑制作用不一致,CD40信号干预对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运用的DC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激发型4-1BB单抗(2A)联合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AP-DC)疫苗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凋亡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A20负载的DC用来制备AP-DC.A20荷瘤小鼠分别被注射AP-DC、2A单抗或二者联合.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的表型和胞浆内细胞因子;3H-TdR掺入试验检测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荷瘤鼠血清和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IL-10含量.结果:应用激发型4-1BB单抗2A或AP-DC疫苗对荷瘤小鼠开展免疫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期,获得12.5%或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但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可获得6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并且荷瘤鼠可长期生存.联合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体外增殖更为显著,CD4^+IFN-γ^+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增加.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在联合治疗荷瘤鼠的血清和脾脏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升高更明显,而IL-10的分泌则降低.结论:激发型4-1BB单抗和AP-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特异性CTL的激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凋亡Daudi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DC )激发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及其生物学特性 ,采用常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诱导DC ,激发型CD40mAb联合 50Gyγ射线辐照诱导Daudi凋亡后负载DC ,然后与自体T细胞共育 ,并联合IL 2激发诱导肿瘤特异性CTL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膜分子的表达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 ;Dextran FITC内吞实验分析DC的抗原摄取能力 ;3H掺入试验和51 Cr释放试验分别测定CTL的增殖和细胞毒效应。结果 :(1 )细胞因子序贯体外诱导 7d的DC ,对Dextran吞噬能力最强 ;(2 )CD40mAb诱导联合γ射线辐照 ,能有效介导Daudi细胞的凋亡 ;(3 )抗原负载联合CD40mAb激发可使DC上调表达CD1a、CD80、CD86和HLA DR ,并能促进IL 1 2的分泌 ;(4)凋亡Daudi负载后的DC在激发型CD40mAb作用下 ,能激发和扩增对Daudi细胞具有高效和特异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而认为凋亡肿瘤细胞负载联合CD40mAb刺激的DC可有效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激发型4-1BB抗体联合DC主动免疫治疗荷瘤小鼠。^3H-TdR掺入试验捡测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分泌IL-2、IFN-γ及IL-10的水平。结果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产生的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下降,但经过免疫治疗后,这类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均得到改善,而且免疫治疗效果越好,改善就明显。结论荷瘤小鼠经免疫治疗后.其骨髓前体细胞来源DC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的认识.方法 报告两例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一例患者为纵隔、腹膜后和盆腔非精原细胞肿瘤,经化疗和手术治疗,多次复发并呈浸润性生长,预后差;另一例患者为腹膜后精原细胞肿瘤伴表浅淋巴结与骨髓转移,经化疗后肿瘤消失,患者长期无瘤存活.结论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较难早期确诊,治疗以化疗与手术相结合,预后与病理类型及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端粒酶活性与 HPV16,18 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蓓  王绪  古涛  王秀英  高之睦 《癌症》2001,20(9):991-991
最近的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在细胞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 而 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 本研究采用以 PCR技术为基础的 PCR TRAP方法对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 同时应用 FQ 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 HPV16,18, 以期探讨端粒酶活性与 HPV16,18感染之间在致癌作用中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全部标本均来源于 1998年 7月~ 2000年 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 . 经活检、病理确诊的宫颈癌 28例 , 年龄 29~ 78岁 , 中位年龄 56岁 . 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 6例 . 另选择 10例全子宫切除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 .  相似文献   
8.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免疫低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联合骨髓移植(BMT)对大鼠移植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DA(RT1a)大鼠为供者,Lewis(RT11)大鼠为受者,Wistar大鼠为无关第三品系.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后进行肾移植.(1)阴性对照组受者不接受任何预处理;(2)imDCs诱导组受者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经60Co照射(30 Gy)灭活的、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2×107/只;(3)BMT诱导组受者术前4 d经尾静脉注射供者来源的新鲜骨髓细胞2×108/只;(4)imDCs+BMT联合诱导组受者术前7 d经尾静脉注射经60Co照射(30 Gy)灭活的、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2×107/只,术前4 d经尾静脉注射供者来源的新鲜骨髓细胞2×108/只;(5)第三品系组预处理与imDCs+BMT联合诱导组相同,但供者肾脏来自Wistar大鼠.术后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白细胞介素2(IL-2)逆转实验;体内细胞转移实验(DTH);流式细胞仪检测RT1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各组大鼠肾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阴性对照组(7.12±1.25)d;imDCs诱导组(24.38±3.20)d;BMT诱导组(7.87±2.10)d;第三品系组(6.63±1.06)d;而imDCs+BMT联合诱导组延长到(80.75±16.88)d;后者与上述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耐受的大鼠脾细胞增殖程度(SI值,3.41)明显低于对照组(7.56),P<0.01;转移耐受的Lewis大鼠(FI值,0.55)明显低于对照大鼠(0.93),P<0.01;在免疫耐受的受者体内检测到RT1a阳性细胞.结论术前输注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可成功诱导受者产生免疫耐受,显著延长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可能机制为特异性T细胞克隆无能、T细胞的负向免疫调节以及嵌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甲醇营养型毕氏酵母蛋白质表达系统,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可溶性4-1BBL重组蛋白。方法:PCR方法从XG-4-1BBL转基因细胞中获得4-1BBL的胞外段基因;利用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s4-1BBL,经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氏酵母GS115中,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发酵上清中hs4-1BBL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特异性;体外T细胞增殖试验(^3H-TdR掺入法)观察rhs4-1BBL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1)成功地扩增到4-1BBL的胞外段基因,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已知的基因序列一致;(2)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获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分子量(21kD)相同,并可被4-1BBL特异性抗体识别;(3)重组蛋白在体外具有协同促进T细胞增殖的效应。结论:成功地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中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可溶性4-1BBL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