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倒视与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倒视诱发运动病的特点。方法 10名健康国性在间隔为5-7d的不同日期分别进行戴两种倒视镜步行试验和平行秋千摆试验。观察倒视引起民平衡、倒视和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计算被试者倒视刺激耐力指数(RVTI)和秋千刺激耐力指数(LATI),分别表示倒视和秋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结果 步行倒视试验可引起明显的姿态失平衡和运动病症状,失平衡程度与运动病易感性有相关性。与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比较,倒视诱发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运动病评定标准的科学性,采用红外热象仪及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分别测试了6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电动秋千摆动刺激前、秋千实验后即刻、休息20min后,三次的面部皮肤温度及微循环血流量,将测试数据与肉眼观察判断的面色苍白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随着苍白症状的出现,面部皮肤温度下降,微循环血流量减少,肉眼观察的苍白程度与这两项指标变化不完全一致。表明肉眼观察面色苍白分度虽然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用面部皮肤温度或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苍白程度,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和外部影响,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偏心旋转刺激下前庭核早期即刻基因C-fos的表达特征和抗运动病药物对这种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19只分为对照组,旋转组、药物组三组。庄园2组用偏心旋转刺激方式刺激60min;药物组在偏心旋转刺激前45min腹腔注射抗运动病药物盐酸扁桃桥哌酯(PAPM),对照组不进行旋转刺激。用免疫组化法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脑干前庭神经fos蛋白含量变化进行定量、定位、测定。结果 偏心旋转刺激。用免  相似文献   
4.
装甲车行驶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装甲车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方法对 56名被试者在装甲车训练前后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装甲车训练后被试者的感觉整合测试 (sensoryorganizationtest)状态 1、2和 3的平衡分SOT1 (P <0 .0 5) ,SOT2 (P <0 .0 0 1 )和SOT3(P <0 .0 0 1 )有显著降低 ,状态 4和 6的平衡分SOT4(P <0 .0 0 1 )和SOT6(P <0 .0 0 1 )有显著增加 ;静态本体感觉分SEN1 (SOT2 /SOT1× 1 0 0 ,P <0 .0 1 )有显著降低 ,而视觉SEN2 (SOT4/SOT1× 1 0 0 ,P <0 .0 1 )和动态本体觉SEN5(SOT( 4 + 5+ 6) /SOT( 1 + 2 + 3)× 1 0 0 ,P <0 .0 1 )有显著增加 ;感觉整合测试状态 2和 3的运动策略分STRAT2 (P <0 .0 1 )和STRAT3(P <0 .0 0 1 )有显著降低。结论装甲车行驶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能力和感觉整合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倒视刺激前后人体动态姿态平衡功能的测试,观察人体对失定向刺激的稳定性,及失定向刺激对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程度,以评价人体对失匹配感觉信息的整合功能。方法10名健康青年男性在不同的日期分别经受上下倒视、左右倒视刺激试验,并在两种倒视前、后分别用Eq-uiTestsystem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倒视刺激可引起明显的定向障碍和运动病症状,并导致姿态平衡功能降低。但不适症状程度不同者,平衡功能的降低程度和表现也有所不同:无症状和症状轻者一般只表现为平衡反应的延迟和轻度重心位移的增大、反应强度的减小;症状严重者,除了这些变化外,还主要有平衡策略、视觉作用的改变,动态平衡能力和反应适应性的降低。结论在倒视前、后的动态姿态平衡功能测试,可能客观地反应人体对失匹配感觉信息的整合功能,有助于运动病易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菅忠  任维  胡三觉  万业宏  古华光  杨继庆 《医学争鸣》2001,22(12):1132-1132
0 引言 在神经元上记录到的放电多数为不规则模式 ,这类节律是否服从确定性混沌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混沌系统生成的奇怪吸引子包含无穷多的非稳定周期轨道 (UPOs) ,它们构成了吸引子的骨架 [1 ] .运用实验数据集的非稳定周期轨道检测 ,可辨别节律中存在的确定性和可预报性 [2 ] .我们分析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损伤模型的起步点的不规则节律 ,运用UPOs分析确认其混沌性 ,进一步分析高阶的非稳定周期轨道 .1 方法1.1 实验性起步点放电的采集 实验选择成年 SD大鼠 (体质量 15 0~ 30 0 g) ,按文献 [3]所述制备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动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航天中体液电解质中[Ca++]o变化对心跳节律的影响.方法应用可兴奋性细胞离子通道最小模型-柴(Chay)模型,以心脏细胞动作电位峰-峰间期(ISI)为研究对象,调节方程中的参数Vc,(与[Ca++]o有关), 观察ISI的变化. 结果 ISI出现周期运动、混沌运动及加周期、倍周期分叉等现象,表明航天中[Ca++]o变化可能会引起心脏起搏细胞兴奋节律的变化,并进而使心跳节律发生相应变化. 结论除心脏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因素作用以外,航天中体液[Ca++]o的变化是引起心脏起搏细胞兴奋节律改变及其心律失常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似熵及其在心率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介绍近似熵;并将之应用于心率变异分析,分析立位测试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复杂性的变化。方法:对8名被试者进行立位耐力测试,记录心电信号并用近似熵进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与立位前平卧位相比,立位0 ̄5min、5 ̄10min、10 ̄15min和15 ̄20min心脏R-R间期显著降低,而立位0 ̄5min近似熵显著低于平卧位和立位15 ̄20min,立位15 ̄20min近似熵显著低于平卧位,说明立位测试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复杂性降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模式有改变。结论:近似熵应用于心率变异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秋千摆动和倒视刺激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秋千摆动和倒视刺激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探讨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在姿态平衡中的贡献。方法 16名受试者进行秋千摆动测试,秋千测试前后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感觉整合测试,36种测试状态);另外10名受被者进行上下倒视刺激,倒视刺激前后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 秋千摆动刺激后运动病症状明显,综合平衡分降低有显著性意义,测试状态4对应的平衡分、策略分和视觉贡献降低有显著性意义。倒视刺激后运动  相似文献   
10.
秋千诱发运动病对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运动病对姿态平衡的影响。方法对17名试者在秋千刺激诱发运动病前,后进行动态状态平衡测试,研究运动病敏感性与姿态平衡变化的关系。根据耐受时间和运动病症状严重程度 ,将被试者分为运动病敏感组和不敏感组。结果 秋千刺激后17名被试者综合简称2分显著降低。秋千刺激后运动病敏感组综合平衡分及平衡分,运动策略,感分有显著降低,运动病不敏感组没有显著变化;运动病不敏感组刺激前的平衡分,感觉分和刺激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