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原部队248个水源卫生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高原部队的水源水质现状,建立水源卫生资料。总结改水经验,为平时进一步改善水质及战时水源卫生侦察和水源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按统一表格进行现场调查,然后采样送实验室检验,采样,检测方法统一采用GB5750-85,标准采用GB5749-85,按全军综合评价标准对自供水源进行综合评价。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对水源水质进行分级,结果:供水方式以集中式给水为主,自供水源237个,城镇自来水11个,水量充足;调查发现部分水源卫生防护较差,洁治消费设计简陋,消毒制度落实不好,调查的248个水源感官性较好,总硬度超标13个,铁超标30个,锰超标22个,氟化物超标7个,汞超标13个,细菌总数超标162个,占65.3%,总大肠菌群超标200个,占80.6%,对自供水源进行综合评价;评为良好的39个,评为差的42个,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分级,一级的42个,二级的98个,三级的54个,不合格的43个,结论;西藏地区部队以集中式供水为主,但由于卫生防护与管理不善,水源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加强水源卫生管理,提高管水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水能力,严格落实饮水消毒制度,加大改水及管水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积累高原地区军事演练中卫生监督工作经验,提高野外条件下部队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 结合演练实际开展卫生监督,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总结出卫生监督的基本做法:(1)演练前精心准备:做好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宣传卫生法规。(2)演练中严格落实:做好部队进驻之初的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使卫生法规真正落到实处;撤收前不放松,确保安全撤离。由于采取这些做法,确保了安全施训;加强了营养的合理调配,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保证了饮用水卫生质量,饮用水全部符合《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了环境卫生质量;《传染病防治法》得以严格落实,传染病登记合格率达95%以上,传染病报告率达90%以上。结论 建立一支过硬的卫生监督队伍,坚持执法监督与法制宣传相结合,执法监督与服务部队相结合,执法监督与总结经验相结合,就能搞好演练中的卫生监督,保障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西藏地区属高原高寒气候环境 ,地下水丰富 ,多数单位、人员以深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 ,为了进一步掌握西藏地区的深井水的水质情况 ,我们于 1996~ 2 0 0 0年对西藏地区 85口深井自备自来水进行了感观性状、一般理化、毒理学及微生物共 1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监测对象为西藏地区 85口深井自备水源 ,井深为 ( 3 0± 5 )m。采样、检测方法采用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5 75 0-85 )。对感观性状、一般理化、毒理学及微生物共 18项指标进行了检测。2 结果2 1 水源基本情况  85口井均采用潜水泵 ,工艺流程全部采用…  相似文献   
4.
8种灭鼠剂在高原寒区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适合高原部队野外驻训期间大规模灭鼠的有效灭鼠药 ,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鼠害。方法 用“查掘开洞数法”调查灭鼠前后鼠密度 ,组织专业人员在野外不同地域选取 8块鼠密度相近的荒草地 ,观察 8种灭鼠剂的灭鼠效果。结果  0 .0 0 5 %杀鼠晶青稞毒饵取食性最好 ,灭鼠 (洞 )率为 96 .0 % ,显著高于其它 7种灭鼠剂 (P <0 .0 1) ;诱鼠穿心丸的灭鼠效果亦高于另外 6种灭鼠剂 (P <0 .0 5 ) ;野栖鼠类对 0 .0 1%溴敌隆碎米、0 .75 %立克命母粉、立克命0 .0 375 %青稞、0 .3%敌鼠钠盐碎玉米、扑得灭鼠药饵 1号和爱威鼠克有一定的拒食性和耐药性 ,这 6种灭鼠剂之间灭鼠 (洞 )率差别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建议在高原寒区用 0 .0 0 5 %杀鼠晶青稞毒饵灭鼠 ,并结合堵洞、灌洞、捕鼠等综合措施 ,能达到较好的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部地处西藏高寒地区,驻地海拔3650 m,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为了解高原部队秋季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做好驻训官兵的疾病防治工作,笔者对2010年8~9月某部野外驻训期间驻训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NaCN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离体肝脏线粒体呼吸氧耗、膜电位和复合酶Ⅳ活性的影响,探讨急性低氧条件下氰化物中毒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特点.方法 16只SD大鼠按简单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平原照组和急性低氧组,急性低氧组大鼠暴露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23 h/d,连续3 d;对照组大鼠于常压和常氧环境中同时喂养.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肝线粒体,分别在0、0.01、0.1、0.25 mmol/L NaCN条件下采用Clark 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氧耗和复合酶Ⅳ活性并计算Ⅲ态呼吸(state 3 respiration,ST3)、Ⅳ态呼吸(state 4 respiration,ST4)、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PR)和复合酶Ⅳ耗氧率,用Rhodamine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结果 0.01、0.1、0.25 mmol/L NaCN均可显著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相应NaCN浓度的对照组比较,急性低氧组线粒体功能受抑制程度显著增加.结论 急性低氧加重NaCN对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急性缺氧大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呼吸链复合体Ⅳ功能降低及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十八烷醇对氰化物中毒小鼠急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二十八烷醇组和对照组,前组按50 mg·kg-1剂量给予二十八烷醇灌胃,对照组按10 ml·kg-1给予食用油灌胃,连续灌胃7 d.观察两组小鼠氰化物中毒存活时间、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和氰化物中毒密闭缺氧存活时间,评价二十八烷醇对急性缺氧小鼠氰化物中毒的防治效果.结果密闭缺氧实验和氰化物中毒密闭缺氧实验中,二十八烷醇组喘呼吸标准耐受时间和死亡标准耐受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鼠氰化钠中毒死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十八烷醇可以显著延长氰化钠中毒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有可能成为高原低氧环境下氰化物中毒有效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二十八烷醇对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评价其抗缺氧效果,为研发新型抗缺氧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给药组,每组各6只.缺氧给药组是在模拟高原环境下(海拔5000 m)按5 mg/kg剂量给予0.5%(m/v)二十八烷醇悬浊液灌胃,缺氧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给予等体积的1 ml/kg食用调和油灌胃,平原对照组则在原(海拔300 m)直接给予食用调和油灌胃,连续灌胃30 d,1次/d.各组大鼠30 d后取其心、脑组织于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缺氧给药组大鼠心、脑组织水肿程度比缺氧对照组减轻,且脑组织比心脏组织效果明显.结论 二十八烷醇可提高大鼠的缺氧耐受能力,对缺氧大鼠心脑组织细胞的结构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