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7例,小肠间质瘤16例,结肠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1例,难以确定部位者5例。31例中良性3例,交界性6例,恶性22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6例,不均匀实性者14例,囊实性混合者11例,有2例有钙化灶。增强扫描有3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内有斑点状变性坏死灶;25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区。3例良性者为均匀类圆形实性肿块,直径<5cm。交界性与恶性者形态、大小、密度等无明显差别,肿瘤直径均>5cm。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肿块,定位准确,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传统高仟伏胸片检查仍是职业健康体检的主要检查方式,质量控制手段比较成熟。外出到现场做职业健康体检时使用车载X光机进行胸片检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迄今未见有关这类胸片质量控制的文献。现收集本院1000张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胸片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连续提取本院2010年4月—2010年7月期间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高仟伏胸片1000张。  相似文献   
3.
傅从峪  李家兵  刘贵喜 《重庆医学》2021,50(9):1562-156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4个中文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两个外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有关AKI在COVID-19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肾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的原始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数据采用Stata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 初检获得5989篇文献,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共5379例患者,416例并发A K I,A K I在C O V ID-19患者中的发生率为7.73%.C O V ID-19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发生A K I相关(S M D=0.65,95%C I:0.32~0.98,P<0.001;RR=1.31,95%CI:1.07~1.61,P=0.002).COVID-19患者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发生AKI相关(S M D=0.41,95%C I:0.22~0.60,P<0.001;S M D=0.70,95%C I:0.20~1.19,P=0.006),血淋巴细胞与COVID-19患者发生AKI无关(SMD=-0.12,95%CI:-0.65~0.41,P=0.65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明显升高(SMD=1.25,95%CI:0.29~2.22,P=0.011;SMD=2.54,95%CI:0.46~4.62,P=0.017);AKI组与非AKI组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4,SMD=4.14,95%C I:0.91~18.78,P=0.066).结论 A K I在C O V ID-19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C O V ID-19患者年龄大、男性及白细胞、CRP水平升高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52例确诊为尘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对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经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均未出现漏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 15%(50/52)和92. 31%(48/5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各种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尘肺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尘肺小阴影结节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用于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推动MSCT在尘肺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陶瓷工人志愿者同时做高仟伏胸片、胸部MS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检查,将其胸部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仟伏胸片双肺未见异常13例,双肺纹理改变为主者19例,有一定数量的小阴影36例,其中q影21例,q/s影15例;MS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对小阴影的显示一致,均为54例,其中p/s影35例,q/s影19例,两者在显示小阴影改变、密集度分级与分布肺区判断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MSCT低剂量扫描对于显示圆形小阴影、短线影、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小气道病变、胸膜下线影等病变,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辐射剂量约为常规剂量扫描的1/3~1/5。结论 MSCT低剂量扫描能够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粉尘所致肺部病变情况,其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扫描大幅降低,安全性明显提高,用于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是可行的;唯成本较高,值得今后努力解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上肢骨关节X射线片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例组62例手臂振动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工人的手部、腕部、肘部的X射线征象按年龄、工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X射线征象为指骨粗隆肥厚35例次(56.5%),指骨基底部增宽24例次(38.7%),骨质增生24例次(38.7%),小囊肿20例次(32.3%),骨质疏松14例次(22.6%),骨皮质增厚10例次(16.1%).对照组的X射线征象为指骨粗隆肥厚15例次(50.0%),指骨基底部增宽9例次(30.0%),骨质增生10例次(33.3%),小囊肿3例次(10.0%),骨质疏松1例次(3.3%),无骨皮质增厚.2组小囊肿、骨质疏松、骨皮质增厚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关节X射线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手臂振动病有一定临床价值,对X射线征象要综合分析,其中小囊肿、骨质疏松、骨皮质增厚、骨岛样病变、腕骨的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刘贵喜  刘小兵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35-83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脓肿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2 7例肝内胆管脓肿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均可见肝脓肿及胆源性病变表现。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单发圆形(8例 )、多房或簇状 (9例 )或不规则多发 (10例 ) ,增强扫描示脓肿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呈“肿块缩小征”6例 ,“周围充血征”8例 ,“簇状征”9例 ,“环靶征”仅 4例。胆源性病变CT表现包括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并明显强化 ,胆道积气及胆道结石等。结论 :CT扫描可发现肝脓肿及胆道病变 ,是临床诊断肝内胆管脓肿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Fas和FasL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至2020年经膀胱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BUC的60例BUC组织(BUC组), 同时收集该组患者的癌旁组织(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BU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NG4、Fas和FasL的表达, 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BUC组织中ING4、Fas和FasL的相关性。结果 BUC组的ING4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70%(42/60)vs. 100%(60/60), P<0.05]。BUC中的Fas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70%(42/60)vs. 88.3%(53/60),P<0.05]。BUC组的FasL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76.7%(46 /60)vs. 100%(60/60), P<0.05]。随着BUC病理分级的分化程度或临床分期的增高, ING4在BUC组织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随着BUC病理分级增高, Fas在BUC组织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B...  相似文献   
9.
纵隔囊性病变比较少见,但种类较多,形态上有许多共同点,为提高CT对这类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现总结CT室成立以来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27例纵隔囊性病变的CT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进一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于尘肺病筛查的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 将30例受检者同时做MSCT常规剂量扫描(130 kV,25 ~ 75 mAs)与方案1(110 kV,16 mAs)、方案2(80 kV,16 mAs)的低剂量扫描,对不同层厚重建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的图像质量与尘肺病痛变的显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方案1的图像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需要,对30例受检者的肺部小阴影均能显示,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诊断结果一致.方案2的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差,伪影较多,对p、s型小阴影基本不能显示,30例中仅13例受检者(43.3%)可显示小阴影,与常规剂量扫描显示的小阴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能满足尘肺病筛查需要.结论 MSCT用于尘肺病筛查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以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3~ 1/6为宜,肺窗图像采用高分辨率薄层和常规5 ~ 10 mm层厚2种方式重建,并辅以薄层的MPR与厚度为5~10 mm的冠状位MIP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